一条条“断头路”变通途,一处处拥堵点被疏通。近六年来,咸宁市住新局以路为针,以民需为线,在城市的经纬间精绣“微循环”。这不仅是柏油的新铺,更是幸福的铺设。
看!路网精织处,民生温度可触可感。
2019年,玉泉街延伸段,打通十六潭路至谭惠路梗阻,为城东片区注入新活力。
2020年,教育路作为咸宁首条“海绵道路”,透水人行道与下沉式绿地巧妙融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也让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步入“会呼吸”的绿色通道。
泉塘路以“彩色童话”亮相小学门口,陶瓷颗粒铺装的彩虹步道点缀卡通图案,“即停即走”车位缓解接送拥堵,多杆合一守护学童安全。
猫山路变身居民门前“小月亮湾”,沥青大道配绿道鲜花,市民每日锻炼赏景,交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观!枢纽焕新时,城市气度从容彰显。
2022年,站前大道改造升级,以“城市窗口”的高标准焕新高铁北站门户,多杆合一提升枢纽颜值与效能。
经一路落成,红色沥青非机动车道鲜明亮眼,绿化带巧妙融合周边建筑闲置地,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
品!街巷烟火中,幸福图景生动铺展。
2023年,细龙杨巷改造后,不仅消除道路坑洼隐患,更规范了湖北科技学院周边夜市,孕育出烟火升腾的特色小吃街。
官东路一期工程,宽大防滑人行道、贴心停车场疏导校门车流,让大洲湖学校师生与官埠桥镇村民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24年,浮山二路全力护航“开学季”,新建彩色道路连通幼儿园“孤岛”,泥泞田埂变身平坦大路,师生与家长走上安全坦途。
微循环里见大民生,当一条条“毛细血管”被打通,市民脚下的“幸福半径”便随之延伸。孩子们踏上安心求学路,群众收获便捷新体验,重点区域周边环境品质跃升。
咸宁市住新局以“路”为笔,持续在城市的肌理间书写“畅通血脉、幸福满城”的生动篇章。
(记者 黄兰芬 通讯员 梁珊)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