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1月22日电题:重庆綦江:“茶园夜话”听民声解民忧
新华社记者周闻韬
“村里体育设施需要更新”“空巢老人缺乏日间照料”“背街拆迁后路灯不亮了”……每周三晚7点半,东溪镇上的文化茶园内都会如期召开一场热闹的夜话会。这一天,成为全镇居民生活里的特殊日子。
这样的夜话会模式源于去年6月的一天,东溪镇党委书记陈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次走进镇上的文化茶园。喝茶是这个位于重庆綦江区的小镇上百姓的传统爱好,镇上70多家茶园星罗棋布,陈波想听听大家都在聊些啥。
“一开始也很忐忑,担心走进了‘吐槽大会’,但我发现,群众话语间离不开对家乡的爱,大家对东溪的发展很关心,好点子不少。”陈波说。
自此,东溪便把每周三晚镇村干部轮流走进茶园听居民摆问题、诉烦恼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小小茶园成为通达社情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
一年多来,通过“茶园夜话”这一形式,东溪镇共收集到居民反映的问题239件,其中9成已得到解决。
比如镇上黑车泛滥问题,就是在“茶园夜话”中引起重视,继而得到根治。如何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这张名片,是大家经常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夜谈中,一些久拖未决的民生痛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一杯茶、一张八仙桌,能面对面坐着向干部反映问题,安逸!”居民赵云是文化茶园的老茶友,去年刚听说这项交流机制,便忙不迭地反映了场镇道路堵塞严重、停车难的问题。
“经过几次‘茶园夜话’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痛点问题。”东溪镇党委委员张北平说。经过研究商讨,相关部门对场镇道路进行优化设计,并新建5个临时停车场,提供1100个车位。去年国庆期间,镇上迎来第一个不堵车的长假。
家住一居社区的居民王显华经常参加“茶园夜话”,每次去之前,他都要做一番准备,搜集一些问题,还发动邻居们一起参加。在他看来,这样的交流“接地气”“老百姓很需要”。
“对干部来说,也同样渴望轻松、柔性的交流方式。”陈波说,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贴近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一年多来,东溪镇群众上访量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完)
编辑:trs_zycf
上一篇:
苦瘠不再,新程已启——写在甘肃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之际
下一篇:
合肥将允许新能源汽车在非高峰时段使用公交专用道
“地里还需要修一条施工便道,方便后期材料进场,天气晴好,施工进度加快点喽!目前,村民们不仅有流转土地的固定收入,而且...
9月2日,咸安区大幕乡西山下村茶园,茶树纵横有序生长。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摄。
9月4日,在通城县沙堆镇大柱村大柱山茶厂,员工利用采茶机采收秋茶。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2009年,湖北福人健康产业集团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咸宁“百亿茶产业集群”等发展战略,全力配合推进通城县大健康产业发展,在...
近年来,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围绕产业基地修建环形公路,沿路设置骑行道,形成自然生态、路产相融的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眼...
通往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万亩茶园的9.1公里“四好农村路”让人眼前一亮:公路一边刷黑,一边刷红,中间及两边用白线隔开。...
近期的气温与雨水适中,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和采摘,每天来茶园采茶的游客及乡村的茶农达100余人。
20日,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茶园,村民正在采摘“春分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吴金元摄。
咸宁网讯通讯员董静、鲁礼努力报道:3月11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茶园里,村民们零星地分布在翠绿的茶垛之间,双手飞快...
3月11日,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茶园里,村民们零星地分布在茶垛间采茶。”该镇党委书记雷玲表示,这既是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