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3日电(记者李伟)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团队3日宣布,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在量子重力仪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制并交付有关行业部门首台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经过多个点位的双盲测量评估,以及多家单位的专家综合评定,该仪器精度达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户好评,已顺利通过验收。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引力中心成立30余年以来,一直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重要科研方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胡忠坤、周敏康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攻克了物质波干涉、超低频隔振、装备小型化等量子重力仪的关键技术,于2013年将量子重力仪的分辨率提升至国际最好水平,并保持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团队耗时30年测出世界最精准引力常数G,在聚焦前沿的同时,瞄准国家需求,研制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化量子重力仪装备,为量子重力仪走出实验室、服务国家需求,迈出了坚实一步。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自主研制量子重力仪的成功交付,将打破高精度重力仪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为我国高端量子装备的发展提供新途径,也为行业部门的仪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选项,更能保障核心数据的安全。(完)
编辑:trs_zycf
,该校潘建伟院士与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人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技术,近期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基...
题:量子科技产业化:“无人区”里“加速跑”记者徐海涛、汪奥娜、马姝瑞最有知名度的是量子通信,最有想象力的是量子计算,最有...
从顶层设计、战略投资再到人才培养等,全球多国近年来在量子科技领域持续投入。美国也一直支持量子科技发展,最新动向是在10月...
联播+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要培养造就高水平...
中外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利用微波将一对超冷异核原子相干合成为单个超冷分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的...
量子通信,要从实验室走向广泛应用,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远距离传输带来的信号损耗.科学家们一般使用单光子作为物理载体来传...
高质量的光子源是量子技术的关键器件,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在同时具...
7月27日,由省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鄂州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智慧高速, “聪明”几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雷闯通讯员边俊...
热解读8月19日,在安徽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安徽创新馆,了解安徽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2019世界制造业...
题:从“蓝图规划”到美丽“现实画卷”——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年间新华社记者西南的汾湖,东面的元荡、淀山湖,水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