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微微举手劳 暖暖世间爱(暖闻热评)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4-08-16 07:30

  【人物】买桃子的一家人

  【故事】最近,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了让在小区门口卖桃的大爷早点收摊回家,一家三口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买了大爷的桃子。先是爸爸和儿子各拎回家2箱桃,妈妈到家时,更是因为下雨,把大爷的桃子全部“包圆”了。有网友称:凭一家之力让卖桃大爷提前“下班”。这件小事温暖了不少人的心。

  【点评】

  下雨天归家心切是人之常情。回家途中,看到依然在外冒雨摆摊的人,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样的热心友善难能可贵。

  对于这一家人来说,与人为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从一家三口的不约而同里,我们也看到了潜移默化的家风传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言传身教,用行动做了榜样,孩子才能自觉践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家万户都行善向善,我们的社会才能同心同德、充满正能量。

  生活中,这样暖心的故事并不罕见。不久前,一名00后小伙在街头看到老人跌倒,陪护救助,得到全网点赞;两名乘坐网约车返校的大二学生,发觉司机身体不适,虽然已下车,还是返回救助,有网友留言:“好司机碰上好乘客,互帮互助有温情。”微光成炬,细流成河。正是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增进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一段时间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汛情。风雨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让无数人钦佩。我们歌颂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关键时刻的勇往直前,也毫不吝惜对生活中凡人善举的赞赏。脆弱时得到的一句问候、彷徨时听到的一声鼓励、无助时伸来的一双手、跌倒时获得的一次搀扶、淋雨时收到的一把伞……发乎本心的选择,力所能及的行动,看似是举手之劳,或许正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的关键。

  与人为善三春暖,互帮互助四时和。仁爱友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行色匆匆、擦肩而过,但是陌生并不代表冷漠。此前,有年轻人倡导“出门在外互助父母计划”,对于不可避免的父母单独出门的情况,他们在网络自发约定,在街上遇到单独出行的老人需要帮助时,积极搭把手。截至今年7月,相关平台上与“互助父母”相关的话题累计阅读量超1亿,点赞数近500万。有不少网友主动作为,外出时将“叔叔阿姨需要帮忙找我”的挂饰挂在背包显眼位置。互信互助,让陌生人成为热心人,社会就将更美好。

  见贤思齐,相沿成俗。放眼各地,不少村庄成立“邻里帮帮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常态化开展帮扶活动,村里崇德向善的氛围日益浓厚;在智慧助老、阳光助残、应急救援等不同领域,志愿者越来越多。正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产生了“乘数效应”,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呵护善举、传递善心,让更多平凡之善被看见、被记住、被称赞,带动更多人存善心、行善举,我们的社会就能充盈向上向善的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05 版)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以首发经济引领消费升级(纵横)
下一篇: 加力“扩容”“升级”,做优服务消费(评论员观察)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