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民生 >> 正文

一季度,咸宁存贷款呈“双升”态势 重点项目建设和新经济领域插上“金翅膀”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5-07 09:22

  咸宁新闻网讯 (香城都市报记者 徐浪 通讯员 邹霞) 日前,记者从咸宁人行了解到,2018年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同比双双增长,信贷投入增量主要集中在县城,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和新经济领域;普惠金融推进有力,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成效明显。但整体而言,信贷资源配置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人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03.48亿元,同比增长12.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64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3位,排名较上年同期持平;一季度存款净增113.61亿元,完成全面目标的75.74%,保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足;定期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为44.1%,较年初上升2.16个百分点,存款稳定性有所增强。

  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87.28亿元,同比增长11.92%,全省排名第10(剔除直管市全省排名第8位),较上年同期前进1位;一季度贷款净增39.66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39.66%;余额贷存比为59.0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社会融资方面,截至3月末,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6.7亿元,其中贷款新增39亿元,占比为83.51%;未贴现票据新增1.7亿元,占比为3.64%;企业债券融资新增6亿元,占比为12.85%。融资规模总量增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融资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表明金融市场对企业融资的整体贡献有所提升。

  人行咸宁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分析,2018年一季度,我市继续发挥 “金融早春行”平台优势,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项目储备和银企对接,市直13家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早春行”平台与企业签订了303亿元授信协议,签约规模较2017年增加12.4亿元,银企对接推动信贷规模扩大。

  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比去年同期高出0.2个百分点,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旺盛,对信贷投放的拉动效应明显。截至3月末,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684.62亿元,同比增加92.54亿元,增长15.63%,较上年同期加快2.76个百分点。

  新经济领域信贷投放高速增长,主要体现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合计86.68亿元,同比增长51.44%,增速连续11个月高于30%。

  分析显示,薄弱环节信贷支持也十分给力。今年一季度我市继续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扶贫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实现了县域全覆盖,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在上年末水平上普遍下调了20至40个百分点,进一步推进了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的投放动力。

  小微金融方面,小微金融服务创新动力不减。人民银行通过小微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金融创新力度,新推出物流贷、技改贷、电商贷、纳税贷等小微金融特色品牌,部分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小微信贷的主动挖掘、精准投放。截至3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6.32亿元,同比增长22.38%,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10.46个百分点。

  此外,县域信贷投放保持强劲。金融机构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有力背景,推动网点和服务下沉县域、下沉基层,积极对接县域经济发展信贷需求。截至3月末,全市县域地区贷款余额495.63亿元,同比增加82.49亿元,增长19.97%,高于市辖区16.81个百分点。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启动孤儿集中供养试点工作 首批4名孤儿搬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