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民生 >> 正文

走近包粽公益大赛参赛选手张爱华——小小香粽见证时代变迁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6-07 08:50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王奇峰 张仰强 通讯员李苗 刘洁)端午到,粽飘香。香粽既是时令美食,也是传情达意的有效载体,充满仪式感。对家住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银泉社区金狮巷的张爱华来说,小小香粽除了能传递亲情,也悄然见证着时代变迁。

  张爱华今年70岁,从20多岁学会包粽子,这项工作便成了每年端午节前的“既定动作”。用她的话说,“一包就是几十年。”

  出嫁之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张爱华并未学过包粽。为人母后,不想让孩子们眼馋,张爱华便跟着长辈学包粽。“老一辈的人包的都是那种个头大的‘牛角粽’,特别不易煮熟。”张爱华回忆,后来她又跟同事学会了包“鸡腿粽”,个头小,既美观又易熟,很受欢迎。学会包粽后,只要街坊邻居家需要帮忙,张爱华都会乐意相助。

  “我家包的是清水粽子,就是不放任何馅料。”张爱华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传承,一来是因为这种粽子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汁原味,二来是易保存。张爱华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添加馅料对寻常人家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奢侈,而农忙时有粽子果腹就很满足,省时省力。

  “旧时过端午节,单位给我们放三天假,还发一斤糖和五斤肉,福利跟春节差不多。”在张爱华看来,虽然时代在变,人们的口味也在变,但对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的重视不曾改变。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物业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出台 6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