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悟寒假实践队深入九宣闸,探寻古闸文化印记
2025年2月8日至2月10日,九宣闸实践队前往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开展以“古闸遗韵,运河明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忱,深入九宣闸及其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古闸遗迹,探寻人文故事,挖掘九宣闸的文化内涵,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贡献力量。经过三天紧张而充实的活动,实践队收获颇丰,活动圆满结束。
一、九宣闸的历史渊源
九宣闸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因在运河上设有九座水闸,用于调节水位、保障漕运畅通而得名。九宣闸的建立,不仅在古代发挥了重要的航运和水利功能,更是见证了唐官屯地区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据史料记载,九宣闸的建设与元代大运河的整治密切相关。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和改造,九宣闸应运而生。它不仅保障了运河的畅通,还促进了唐官屯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清时期,九宣闸一直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漕船往来频繁,商贾云集,唐官屯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商贸重镇。
二、实地考察:古闸遗迹与文化传承
实践队抵达唐官屯后,首先对九宣闸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尽管历经岁月侵蚀,九宣闸的部分建筑已残破,但其雄伟的石基、古老的闸门遗迹依然彰显着曾经的辉煌。在闸口,队员们看到了古闸的巧妙设计,闸门的开合装置虽已锈迹斑斑,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闸周边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忙与热闹。
在唐官屯镇的运河文化展览馆,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九宣闸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队员们了解到九宣闸在古代漕运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唐官屯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在展览馆的沙盘模型中,队员们看到了九宣闸与唐官屯的紧密联系,以及古闸如何通过调节水位,保障运河的畅通无阻。
三、民俗文化与人文故事
九宣闸周边的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实践队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居民至今仍保留着与古闸相关的传统习俗。每年的农历六月,当地会举办“闸神节”,以纪念古闸的建立和守护者。在节日期间,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外,唐官屯的民间艺术也极具特色,如剪纸、泥塑等。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九宣闸的影子,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九宣闸的文化记忆。
在实地走访中,实践队还采访了多位九宣闸的守护人和当地老居民。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守护古闸数十年,见证了古闸从繁忙的航运设施到如今的文化遗迹的转变。老居民们回忆起过去在古闸周边的生活场景,漕船往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他们对古闸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也对保护和传承九宣闸文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四、新时代的文化活力
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队成员在九宣闸周边的运河沿岸漫步。如今,虽然古闸的航运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其文化价值依然熠熠生辉。运河沿岸已建成了美丽的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散步、健身,享受着古闸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九宣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长廊等方式,让九宣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总结与展望
九宣闸实践队的这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九宣闸的历史文化,更激发了大家对地方文化传承的思考。九宣闸作为唐官屯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九宣闸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实践队成员表示,将继续关注九宣闸的保护与发展,为传承地方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rwzh2
上一篇:
博悟寒假实践队走进沧州世博园,感受灯会文化魅力
下一篇:
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多肽药物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