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非公企业的“红领”
预备党员的党课
重温入党誓言
党建长廊
优秀党员示范岗位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党员先锋车间
六事联动成常态
党员心系贫困地区
共产党人的召唤力和凝聚力,曾经是革命年代的“红色引擎”。
新长征新起点,共产党人如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这是一个时代课题,这是一种重大考验。
从“回归工程”到“领头雁”工程;从“红色地图”到在线“党员之家”;从“红岗”工程到“356”党建工作法;从“头雁”工程到“党建指导员”,湘、鄂、赣边区的通城县,划出一道道红色的轨迹,树起一个个红色的丰碑,挥写一部部红色的经典……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秋收起义,在这里发韧;抗日壮士,从这里走出。黄龙山,黄袍山,黄菊妈,山山都有血写的记忆;红社区,红企业,红车间,处处都有红色的传奇。
红色事业,来者接力
通城是曾经名噪一时的打工大县,改革开放,群雁南飞,达10万之众的打工人员,在沿海打拼闯荡,发家致富。一大批老板、企业家应时而生。乡愁剪不断,乡情忘不了,他们转身返乡,回报桑梓,回归创业,成为建设家乡的新锐主力。
在这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企业、非公企业,如何补齐党建“短板”,让红色力量涌流,让红色核心引领,通城县委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走进全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通城最大纳税大户——湖北瀛通电子有限公司, “两学一做”教育、“三会一课”形式、“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纠纷”活动……功能完善的党建平台和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让人耳目一新,企业的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全面提升。
杭瑞陶瓷是一家独资民营企业。在党建指导员李晃的带领下,党建工作有声有色。近3年共发展党员13人,6人成为部门经理,4人成为业务骨干,36名“口袋”党员进入党的怀抱。去年为农村基层组织、贫困党员、贫困户、贫困大学生捐助100多万元。
“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要让这样的旗帜标杆插遍公司每个岗位!”杭瑞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名旗如是说。
在学习教育中升华党性,在创先争优中发挥作用,在回报桑梓中凝聚力量。
“应建组织不留空,党员活动不漏人。” 目前,通城县委向全县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76名,共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98个,1200余名党员在非公企业发光发热,73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以上。
“红领”奋起头雁飞
引领企业政治方向,引领党群共建,引领企业党员作用发挥,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党旗,飘扬在每一间厂房;党徽,闪耀在每一个车间。镰刀斧头的交响,成为时代的强音,红色力量涌流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
文/记者 刘文景 李嘉 图/记者 张大乐
通讯员 杜荷花 周红松 冯玉
编辑: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