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像咸宁 >> 正文

造船人的60载风雨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8-06 23:09

  77岁田龙兵老人,16岁开始木工学徒,61年间经他手工建造的木船达千余艘,陆水河两岸、长江边,洞庭湖畔都有他做的木船。老人现在年事已高,盼着有后生来传承这门手工艺。

  7月28日,嘉鱼县高铁镇新庄村陆水河边,烈日当空,静谧的村庄少见人影,河岸边齐腰深的青草随风摇曳。河边的一处空地,一位老人专注地为一艘斑驳的木船填补舱缝。他叫田龙兵,一生与木船相伴的老手艺人。

  修补好这艘老木船,还要为三户已提前预约的乡邻做新船。

  

  用心制作每一艘船

  

  本土苎麻派上用场

  在田龙兵老人看来,木船相比铁皮船轻盈安全耐用,木船船身重量轻,遇到大风浪等危险情况,木船会随浪势起伏,很难被风浪打沉。

  木船,看似几十块木板拼凑,难在船底两头的对襟板对称,弧度一致。“船不漏水,船身平衡是件有技术的事,学徒掌握不了这个技术,就不能独立完成一艘船的制作。”田龙兵道出了做木船的关键。

  补完船,老人带记者来到一间简易的棚子里,只见一艘新船散发着原木的清香。船底圆润饱满,船身线条流畅。“一艘船完工后可使用十多年,好好保养,可以使用20年。”老人喃喃自语。

  

  填补舱缝防漏水

  田龙兵三代祖传做船,16岁跟着父辈当学徒,他说旧社会“穷不读书,富不学艺”,穷人家孩子学一门手艺有饭吃,好养家糊口。61年里,他做过一千多艘木船,陆水河,黄盖湖、珍湖、大岩湖、陆溪口附近的长江,方圆百里都都有他做的木船。

   

  简朴的造船工具

  田龙兵痴迷于做木船。如今6个儿女各自在大城市买房买车,生活富足,接他去享享福,而老人待不了几日就要求回来。因担心他的身体,儿女们曾发狠话:再见到他做船就砸烂做船工具。但这依然阻止不了老人做船的热情。近十年来,50元一天的工钱一直保持不变,老人不为赚钱就是闲不下来,手艺不能丢,乡邻有需要。

  

  乡邻情深

  手艺不能丢却也传不下去。田龙兵老人年事已高,请他做船的人不减,曾经吃香的手艺祖传三代到了他这里传不下去。他能理解,但心存遗憾。“这个社会发展太快,做船风吹日晒雨淋辛苦不来钱,连自己子女都不愿意学,以前请师傅教,现在出钱都请不到年轻人。”

  我们离开时,老人说祖传三代的手艺即将失传,他心里很难受,如果有想学做船的年轻人,他将无偿传授。

  图/文 咸宁日报记者 陈红菊 通讯员 罗伟 熊铁山

编辑: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