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正锋 陈红菊 通讯员 宋志强
如今的咸宁城区,人在园中、城在林中,花香四溢、开窗见绿。出门不到20分钟就能找到一处小游园,移步小游园,犹入画境中,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下了班,带孩子在这里走走转转很舒服。”双泉广场小游园一处空地上,市民郝明正带着孩子玩耍,不时传来孩子咯咯的笑声。
位于银泉大道与永安大道交汇处的双泉广场小游园,成为附近市民茶余饭后必去的地方。这里也成为咸宁的门户和城市的重要节点,从桂乡大道下来,向左可达温泉城区,向右可到永安城区。
沿着入口处的小路前行,园内,凉亭错落在树荫下,大理石步道蜿蜒曲折延伸至各个角落,人造小溪静静地流淌着,休闲椅、路灯等设施齐全。走进这里,会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看着满眼的绿意,吹着微微的凉风,和人聊上几句,一整天的暑气都消了。广场中央,一个“四海咸宁”的雕塑成为这个游园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十几年前还是一块荒地,很少有人来玩。”郝明说,他是附近双泉社区的居民,他是眼看着这里变得越来越美。
2006年,这里的路通了之后,原来的围栏被拆除,种上了各种花草和树木,环境美了,人气也跟着旺起来。
在银泉花园居住的李金竹是一名广场舞爱好者,自从这个小游园建成后,她和邻居天天到这里跳广场舞。
“不到10分钟就走过来了,很方便。”一曲舞罢,李金竹和记者聊了起来。她说,小游园给他们提供了健身的场所,如今,广场舞队伍越来越大,这块空场地都快站不下了。
一块大石边,余秀华正带着10个月大的外孙女甜甜学走路。
“孩子在家憋不住,每天都要到这里玩一下。”余秀华说,这里很安静,也很凉快。
记者手记
小游园 大民生
近年来,我市以绿色崛起、建设中国中部绿心、打造国际生态城市等发展思路为抓手,着力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内绿色空间稀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市充分挖掘资源,利用一些闲置的空地,打造了一批既贴近群众又美化城市的小游园。不仅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重民生需求,也提升了我市生态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
这些带着本土文化、各具特色的小游园,就像城市里一颗颗绿色的“明珠”,为市民增添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