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通山县玉龙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检验产品,准备运往外地市场。疫情过后,该公司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迅速召回员工进行复工复产,复工率达96%。目前,公司正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赶制订单产品,预计实现年产值9000多万元。这是我市企业复工复产繁忙的缩影。
为把疫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夺回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连日来,我市各地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人社、金融、税务等部门相继出台各种系列措施,着力解决企业用工、资金、税费等方面的困难。仅全市金融机构就完成1177家企业的信贷对接工作,达成银企签约意向427亿元,其中44家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53笔,金额4.85亿元;卫健、市场、安检等职能部门,深入工厂一线,帮助指导企业消毒、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安全防护等复工具体工作,让企业员工安心放心生产;园区管理部门不定期到企业了解复产经营情况,及时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为复工复产营造有序生产环境……截至4月20日,全市2010家“四上”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40家,到岗人数11.6万人,复岗率99.3%,位居全省前列。
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的咸宁,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提速,步伐越来越矫健,正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灿
特约记者 刘健平 龙钰
通讯员 周伟 杜洁 摄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