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 韩晓玲 通讯员何雨
11月28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4”论坛上,武汉大学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以《积极推进长江流域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为题,介绍了简牍整理的现状及未来设想。
陈伟介绍,“简牍”一般是指用于书写的竹、木片和写在竹、木片上的各种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脉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出土文献中的重要门类、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简牍文献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不仅一般而言比传世文献更为原始、可靠,而且有大量传世文献所缺载的内容,成为研究这一段历史必须倚重的珍贵资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简牍‘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是对简牍的历史地位以及已发现简牍的丰富内涵的精确判断。”
据介绍,我国近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简牍发现,始于上世纪初的西北地区,其后几十年间,“简牍”几乎约等于西北出土的汉晋简牍。1951年长沙发掘出土战国楚简,成为一个转折点。经过几十年积累,湖北、湖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简牍出土地区,不仅发现了更为丰富、系统的汉晋汉简,还发现其他地区未见或少见的楚简和秦简牍。湖北境内出土的大批先秦典籍、秦汉律典,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云梦睡虎地墓地,在南北相隔大约70米的两座墓中,先后出土大量秦简及汉简,其中法律简册构成秦统一前夕和汉文帝刑制改革前夕这两个时间点的法典的剖面,为研究法律制度以至国家运行体系的沿革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我们身处长江中游,对本地出土简牍的学术含量和历史文化价值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整理和研究工作。”陈伟说。
然而,简牍整理非常不易。
陈伟介绍,简牍文献出自古人手笔,维系卷册的编绳大都朽败无存,有的简牍破碎严重,需要先通过考释文字、缀合碎片、重建简牍个体在卷册中的次序,将文本恢复到书写当初的面貌,然后才能进入类似纸本古籍整理的流程。“我和课题组同事,曾通过几个月的持续探讨,把睡虎地西汉简牍《质日》中的8个残片缀合成半支简,而这8个残片是从约9000枚残片中找出的,而且半支简还是不完整的,可见整理简牍实属不易。”
不仅如此,简牍文献出土已久,文字、文本又往往充满疑义,更不可能通过一次整理就完成文本复原的任务。简牍文献在初始整理之后,还需要进行多次整理、修订,才能逐渐臻于完备,形成善本。
“正是鉴于简牍文献的重要性和简牍整理的复杂性,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呼吁组织力量,参照《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的形式,用统一体例、比较高的整理质量、系列出版物的形式(比如《中国简牍文献合集》),推动未刊简牍尽快刊布和已刊简牍的修订再版。由于牵涉面宽、工作难度大,这种设想很难付诸实行。”陈伟介绍,在这种情形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主导,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将与省内收藏简牍的文博机构合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编纂出版大约一百卷规模的《湖北出土简牍集成》,完成对湖北出土简牍全面系统的整理、著录和解读,同时也为《中国简牍文献合集》一类的全国规模的集成之作的可能启动先行尝试,积累经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以“智库之智”赋能长江之兴
下一篇:
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举行
简牍记录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举行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湖北省荆州市秦家咀墓地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亓(其)相穴(鬻)拳”秦家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杨开勇说M1093出土战国楚简内容丰富初步可知内容涉及先秦“书”类、“语”类...
据悉,崇阳白霓、通山楠林桥两个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也将于不日开展,届时联合考古队将描绘出更为清晰的咸宁南三县重点区域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
目前,秦家咀墓出土战国楚简已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完成第一阶段室内揭取与保护,下一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将对竹简进行红外扫描...
走进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厅, 43枚睡虎地秦墓竹简、木牍和10枚睡虎地西汉墓竹简等简牍文物,以及百余枚简牍仿制件依次陈列,...
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
展览自2月1日开展以来,线上线下赢得广泛关注,将持续至5月19日,公众可前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参观、打卡。
青铜大面具郑州书院街墓地出土铜礼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徐颖极目新闻记者获悉, “盘龙城与长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