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建功支点建设,荆州如何担当作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荆州市委书记吴锦。
近年来,荆州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图为荆州港盐卡港区的一处铁水联运码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问:湖北“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加快建成支点的冲锋号角。荆州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找准坐标、扛牢使命?
答:全省“新春第一会”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深层谋划、系统部署支点建设路线图、任务书。2月6日,荆州召开整体提升“七力”、建功“支点建设”推进会,号召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以整体提升“七力”为牵引,加快推动“三个新跨越”,全面增强荆州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要素集聚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引领能力,在支点建设中更好发挥支撑、服务、链接作用。
一是坚持发展为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方阵,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加快冲刺5000亿,推动经济量级新跨越。
二是坚持区域协同,抢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六大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东西链接“金三角”,南向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部加快完善城区领跑、县域崛起、镇域发力、乡村振兴“四轮驱动”格局,支持沙市区百强区进位、松滋市冲刺百强县,培育更多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奋力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科教创新中心,推动发展层级新跨越。
三是坚持增创优势、增强功能,力争2025年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以上,加快物流港、产业港、贸易港、服务港、功能港“五港并建”,持续以枢纽建设赋能区位优势,重塑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与集散基地、华中地区重要战略性物资储备和产业备份基地、江汉平原现代水网先导区、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长江中游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推动城市能级新跨越。
1月7日,荆州市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等畅销产品,全力以赴赶订单,抢抓新年新开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肖敏 摄)
问:这几年,荆州工业基础逐步厚实。建功支点建设,荆州如何进一步夯实产业底盘和项目支撑?
答:我们将全力打好工业、招商、投资“三大会战”,为建功支点建设提供产业、项目支撑。
一是聚力挺起“工业脊梁”。紧密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大力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改提能强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绿色智能引领“四大工程”,推动智能装备、现代化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优势产业纵向成链、横向集群,加快构建“461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240个预增产值过2000万元工业增长点靠前发力,2025年美的冰箱、云图控股、华鲁恒升产值过百亿,白云边、恒隆等10家企业过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二是持续烧旺“招商火”。坚持大员挂帅、专员冲锋、全员出击“三员上阵”,围绕龙头企业入库单、出库单开展“两单”普查,实施产业链技术结构图、产业布局图等“五图作业”,开展比签约数量看拼抢力度等“六比六看”,把握科技高度、环保程度等“七度”标准,打好依托优势抓策划、依托资源抓转化、依托存量抓做大等“八个依托”“组合拳”,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高招商引资信息转化率、成功率和落地率,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00个。
三是牵牢投资“牛鼻子”。围绕重大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布局、重大瓶颈破解、重大要素保障、重大改革创新“五个重大”持续发力,用好“双月”项目述职、“周末跑工地”等机制,跟进服务1464个亿元以上、200个1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点,加快投资量转化为实物量、工程量。
风景如画的金家湖水库鸟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问:绿色是支点的底色,荆州如何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省委、省政府要求荆州“打造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我们将用好统筹兼顾方法论,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稳定、生态、民生的关系,在守牢底线的前提下追求发展高线,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一是全力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五源同治”,持续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全力打好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战,继续以政治大考、头等大事、作风大赛的警醒和要求,统筹抓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深入实施排口整治提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八大工程”,确保2025年洪湖湖区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加快实现“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目标。充分发挥洪湖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文旅振兴发展,叫响“洪湖水、浪打浪”文旅品牌,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是全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能特、先导科技等龙头企业建设绿色工厂,促进要素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依托海尔智家、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华中地区绿色循环产业基地。
引江济汉工程连通长江与汉江,横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地,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节点工程,江汉运河通航后,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视界网 朱俊波 官春笋 摄)
问:荆州广大党员干部将以什么精神状态在建成支点新征程上奋勇争先?
答:对标省委高效率、快节奏、扎实干、有作为的工作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全面加快“四个升级”。
一是加快理念升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品牌引领、绿色低碳,以思想深刻变革推动发展增量提质、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思路升级,围绕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力”,谋深谋实谋细任务举措,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加快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
三是加快能力升级,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
四是加快作风升级,打好干部作风、发展环境“双优化”攻坚战,发扬敢打敢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保持燃烧、沸腾、奔跑的状态,跟强的学、与快的赛、向高的攀,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奋力在支点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争一流。
详见2月10日湖北日报2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企业家有“三个没想到”!十堰一地这样做到的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新当选的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在介绍开发性PPP阶段性研...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
咸宁市统计局梅志刚经过历年建设,全市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但工业发展还存在五个关键短板,必须通过转型...
记者: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建设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其中,壮大企业主体重点围绕两个方面着力,即在传统产业方面,要通过...
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全生命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近年来,该乡始终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实施民宿青山行动,在幕阜山沿线、蔡墩片和环青山水库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带,带动民宿旅游遍地开花。
市领导杨良锋、吴刚、吴晓波、李丽、熊享涛,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