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新闻 >> 正文

啃下“硬骨头”——通城县成功“禁麻”启示录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3-10 23:40

  细心的人发现,鸡年新春,通城县隽水镇变了一个样,街道整洁干净,城区秩序井然,过去满天飞的麻木不见了踪影。

  去年以来,通城县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平安城市、生态城市、卫生城市的“四城同创”工作,将“禁麻”列为“五禁”系列的首要目标任务,经过大力整治和依法取缔,截至今年2月底,境内麻木6700余辆全部取缔。

  “禁麻”这一“硬骨头”是怎么啃下的?

  顺应民心,顺势而为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麻木车在通城悄然兴起,因其起步价低,乘坐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为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也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麻木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其设备性能有限,一些麻木司机安全意识淡薄,交通事故频发,曾一度酿成恶性案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很长一段时期内,“麻木”成为通城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大“顽疾”,由于涉及面广、从业者多、处置困难等原因,通城麻木屡禁不止。

  近年来,“麻木”营运在通城愈演愈烈,为城区带来了诸多交通安全隐患,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阻碍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

  据统计,通城城区营运“麻木”多达6700余辆,麻木车交通肇事约占城区交通事故的50%。

  “通城县变成了麻木县”成为市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不仅如此,不少外地客商都因通城“麻木太多,城市形象不佳”而打消了投资创业的念头。

  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在接送孙子上下学时,他每每都会经历一番麻木的“围追堵截”,他迫切期待取缔“麻木”,还全城区居民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通城“麻木”乱象引起了全县人民的广泛关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曾为此多次提案和建言,群众呼声日益高涨,通城“禁麻”势在必行!

  依法取缔,有情操作

  结合城区交通现状,通城“禁麻”工作按照宣传发动、“麻木”限行、“麻木”禁行、“麻木”取缔、巩固提高5个阶段,分段进行,逐步开展。

  去年初,该县启动“四城同创”工作机制,联合城管、公安、交警、运管、隽水镇等单位,成立“禁麻”工作专班,在城区划定麻木车辆限行区域,设立12个禁麻值勤卡点,派出辆流动执法车,实行24小时不间断上路巡查。

  国庆、元旦、春节期间,县委书记熊亚平、县长刘明灯多次到“禁麻”卡点、值勤岗亭看望慰问坚守在一线的“禁麻”专班;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限麻、禁麻和麻木收购方案。

  通过广泛听取市民、麻木车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该县制定了“查禁取缔一批,劝退清理一批,强制报废一批,依法置换一批,补偿收购一批”的工作措施和实施细则。

  去年12月20日,全县“麻木”收购方案正式出炉,“麻木”车主可凭有效购车证明办理收购手续,按照收购价目表得到合理补偿,得到了绝大部分“麻木”车主的响应。

  依法禁麻,有情操作。该县落实各乡镇、单位党员干部与“麻木”车主对接包保,做好动员化解和疏导稳定工作,共计包保“麻木”车主1229人。针对家庭困难和残疾车主,“禁麻”专班深入车主家中走访调查,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四城同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黎向阳说,“禁麻”工作最难的就是遇到残疾人,既于心不忍,又不能违背原则。为此,他要求“禁麻”专班遇到残疾车主必须“扶一把”,端上一杯热茶,再专车送回家。         

  在执法过程中,“禁麻”专班不仅对残疾车主细心周到,遇到“麻木”车主所拉的客人是病人,他们在查扣“麻木”的同时,还会将病人护送到医院。

  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共查扣麻木2200余辆,建档3300多份,取缔外县市麻木经营1300余辆,收购1672辆,改装363辆,收购查封麻木经营销售户34户,行政拘留冲卡麻木驾驶员23人,使得城区交通秩序得到好转,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全城市民拍手称快!

  长效施策,常态管理

  2月13日,在通城县人民政府十八届一次全体(扩大)会上,县长刘明灯明确要求,“禁麻”力度不减、专班人员不减、经费保障不减,继续抓好城区“禁麻”工作,确保全县“麻木”载客运营现象得到彻底取缔。

  县里继续派出执法巡查车和专班,实行全城巡查、每天查扣,将“禁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规范城区老年人“代步车”管理,号召全县居民拒绝购买、驾驶、乘坐老年人“代步车”。

  该县动员各级力量,建立多种渠道,对“麻木”车主开展就业培训和服务,帮助“麻木”车主有效实现转岗就业。

  家住通城县隽水镇白沙社区的吴进刚,妻子因残疾失去劳动能力,2个女儿还在读书,无一技之长的他于2015年购买麻木车载客谋生。听说县里要禁麻,由政府出钱收购“麻木”,2月15日,他自愿来到“禁麻办”办理“麻木”收购手续。

  在县“禁麻办”协调和帮助下,吴进刚在县环卫局谋了一份清洁工的差事,不仅每月可拿到1500多块钱,单位还帮他办理了社保。“这份工作安全稳定,我很满意,感谢政府!”吴进刚笑着说。

  截至目前,该县劝退“麻木”车主回乡就业1500余人,安排县内企事业单位和公益岗位就业200人,安排从事的士营运34人。

  堵疏结合,方能长治。该县进一步完善城区交通服务,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广泛引进民间资本,出台城区公共交通优惠政策,落实城区公汽、的士增营工作方案。全县新增城区公汽70辆,日增公汽运行40班次,新增的士130余辆,计划投放免费“绿色自行车”500辆,城区公共运力大幅提升,城区居民出行日益方便。

  “硬骨头”啃下来了,群众交口称赞。(咸宁日报记者 刘文景 陈新 李嘉 通讯员 杨忠信 吴飞高)

编辑:luoxunya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纪委监察局举办家属开放日暨探班探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