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封存公车,私人真的就不用了吗?
近年来,公车私用一直深受社会关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将这一问题再度推向了人们的视线焦点。事情缘于昆明市在大假期间对公车一律实行封存,这一普通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却在网络上引起了争议,因为不少网民对治理公车私用失去了信心。的确,近年来全国各地虽然想了不少办法治理公车私用,但效果并不明显。难道公车私用真的成了治不了的“顽症”?
A. 昆明大假,公车一律封存
“十一”黄金周前,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9月26日下发通知,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机组织公款旅游活动;各单位车辆管理实施首长负责制。此外,假日期间,除单位值班工作车辆外,其他公务车辆一律实行封存;确因工作需要使用公务车辆的,须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并向值班人员登记报告后方能使用;车辆使用完毕,必须返回单位停放,并向值班人员报告;若确有特殊情况,车辆不能及时返回的,须向主管领导报告;任何个人严禁假借领导名义私自使用领导公务车辆,凡公车私用被举报并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其实早在昆明之前,全国已有北京市、山西省长治市、山西省稷山县、辽宁省大连市、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在节假日里对公车实行封存。因此,今年“十一”期间昆明的这一举措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通知是发下去了,执行的情况怎么样呢?昆明市委旁的立体停车场一共有5层,记者4日在这里看到,3楼停放着许多车辆,其中有六、七辆贴着“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办公室200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封存”的封条。据了解,这些车辆是市委组织部的。而据记者节后从昆明市相关部门了解的情况,这次执行的情况比较好,没有发现公车私用的情况,市纪委、监察局等也未接到举报。如昆明市官渡区今年“十一”期间,70多个单位共有值班车辆70多辆,封存车辆624辆,之前都已上报区纪委备案。区纪委1日、2日集中进行了检查,3日-7日进行抽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只有个别未按指定地点停放的单位,被要求书面说明情况并进行纠正。
B. “治理无用论”成网络议论焦点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本来很普通、很正常的举措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争论。不少人认为公车私用现象很难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已经成了“不治之症”。
网友们的观点各异,其中质疑的声音居多。一是认为此举作用不大。有的网友说这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现在那些有权用公车的,只要一个电话,私车会赶着送上门”;“公车封存有何用?那些腐败分子,可以租用私车,然后以其他名目报销”,等等。二是对政策能否落实持怀疑态度。有网友认为“封存公车?说说而已,别太当真”;“政策是好的,希望抓好落实,能不能在节日过后,公布几起顶风违纪的单位或个人”;“好事,但不要虎头蛇尾”;“要监管好才会有效果”等等。
当然,也不乏鼓励和喝彩声。不少网友表示“不管执行情况如何,昆明市政府带头起了表率作用,还是值得赞扬,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管好下辖的公务车”;“一步一步来吧,比起过去这也是个进步了,不要期望一口吃成胖子”;“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积极和进步的表现,值得肯定”;“希望能带个好头”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人认为不能仅仅在黄金周期间对公车严格管理,平时也应该这样:“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屡禁不止。不仅黄金周如此,365天都要如此”;“封得了黄金周,可是一年有多少个非黄金周啊”;“大假不过是7天,只占全年的五十分之一,其它时间怎样监管呢?”;“希望全国的所有地方也学习这一经验,禁车时间应该扩大,只要不是国家规定的上班时间,公车都封存”。
C. 公车治理难在哪里?
记者就此事随机采访了一些群众。昆明市民陈先生把公车管理的问题与今年2月25日发生在昆明闹市区的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联系了起来。当时昆明市政协办公厅行政处车队驾驶员林清旗私用公车,结果违章行驶并驶上人行道,致使26人伤亡。“这与公车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公车怎么这么容易就被‘私用’了?”这也是许多群众对公车私用现象的疑问。
记者就公车私用的治理问题采访了昆明市纪委的相关人士。他们透露,权威数据表明,目前保守统计我国公车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因此,相关部门对公车改革的问题一向非常重视。去年昆明就率先在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展开试点,每月给在职工作人员发放公务交通岗位补贴,所有的公务车辆则一律拍卖。近年来关于公车私用问题的检举虽然不多,但一直都有。他们分析,公车私用的治理确实存在难点。一是公车私用的界限不易查清。如工作日里取材料、接待客人、处理公务……都会用到公车,查起来并不容易。有网友质疑警车出现在旅游景点,怎么就知道警察不是在办案或做保卫工作?二是群众对公车的使用还不太了解,因此容易产生误解。如这次“十一”期间昆明市要求除值班车辆外一律封存,有网友质疑有“值班车辆”给了公车私用以空间,但事实上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卫生、公安等部门,节假日期间为保障群众安全,必须有人员值班并配备相应车辆。三是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公车牌照已不像过去那样易于分辨,给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些研究社会学、政治学的专家认为,政府在大假期间封存公车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但这样积极的举动却受到人们的质疑,充分说明了群众对公车私用的治理信心不足,也说明了以前治理公车私用的措施无力、效果不佳。公车治理的确是个难点,因为牵扯了一个庞大群体的利益,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利益。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江苏省宿迁市在所有公车上统一张贴“宿迁市公务用车”专用标识;成都公务车统一贴“太阳鸟”标志;厦门在公务车上安装GPS车载设备进行监控;等等。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治理公车私用,还需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真正意识到公车管理的重要性:“我们不缺制度和办法,缺的是落实制度和办法的决心”。(据新华网)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如今的温泉人越活越年轻
下一篇:
山西方山县取缔网吧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