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两会的“十大期盼”
一盼“居有所屋”
“房奴”一词可以说是2006年最令人揪心的定义之一。因为房子,多少人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工作再不如意也不敢辞职;为了房子,多少人变成“月光族”,多少人变成“啃老族”?安居,成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奢侈的梦想。
网友心声:我们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住房问题?每个人都要吃饭,可一家三口一套房子就够了。
工薪住房梦:他29岁,工作6年,结婚2年,但一直不敢要孩子,因为房子。他每月工资3000元,但贷款买房就意味着“大半辈子将被房子套牢”。
二盼“财有所进”
“晒工资”在2007年年初成了网络热点,不同行业的网民们,争相将自己的工资条贴到网络上:公务员、教师、电力职工、外企员工……工资单的背后,是人们的疑惑:经济发展了,可是谁得到了好处?
腾讯网友工资单:我1999年大学本科毕业,在中学任教,工改之前工资918元,工改后2007年1月工资是954元,工资没有涨上去,物价却满天飞,一年除去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附加、防洪费,平均每月不到800元。
现实:改革20多年里,什么因素对中国经济腾飞贡献最大?答案可能见仁见智,但中国的劳动力廉价,几乎成了一种共识。
三盼“城有所容”
2007年的春晚,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学生表演的诗朗诵《心里话》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你问我是谁,过去我不回答,因为我怕,怕城里的孩子笑话。”户籍制度与身份歧视,让那些建设着城市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网友心声:我们是农村户口,已在城里打工五年,习惯了城里生活,想在城里安家,想让自已的孩子接受城里学校的教育。
现实:农民变成市民,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户籍、就业、住房、教育等城乡间的壁垒。
四盼“病有所医”
“廉价药”退市,发改委20次药价“空调”,医患关系成了“敌我矛盾”……2006年围绕医改新方案进行的口水仗此起彼伏,老百姓“大病等死小病拖”的境况还要持续多久?
网友心声:老百姓看不起病,生活就没有安全感,怎么还敢放心消费呢?
“子弃病母”:儿子为治母病花光所有积蓄,快四十岁都不敢结婚。走投无路之下,给母亲留下一封诀别信:任劳任怨五十年,纳税纳粮养何人?农民无知无病险,母病穷尽债累累。
五盼“食有所安”
“食品药品安全”令2006年的中国人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齐二药、欣弗、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再加上年底的“病猪肉短信事件”,都让人们心有余悸。2007,谁能保证这类的悲剧不再发生?
网友心声:每每看到有人服用伪劣药品导致终生痛苦不堪、使用有毒大米导致患病、小孩吃了掺假的奶粉致死等新闻,就揪心的难受,有时去菜市场买菜、去药店买药,都提心吊胆!
相关:食品安全警告,我们总是慢半拍儿——国外发出警告后,国内监管部门才行动。
六盼“老有所养”
从长远来看,中国社会越来越“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面对8000亿多的社会保障缺口,面对社保基金屡屡出现管理漏洞的现实,中国人开始忧心:二十年后,谁来养活我们?
网友心声:我父母是为中国“两弹”做出贡献的退休职工,还受到核工业部表彰,但他们的退休工资却一直没涨。70多岁还要出外打工补贴。
现状:2005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亿,占总人口数的13.38%,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养老金支付能力也堪忧:2005年“空账”达8000亿。
七盼“少有所学”
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两会的热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2006年,“上学难,上学贵”作为“新大座大山”之一,成了众口抨击的焦点;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不是一种投资,这一点已毋须置疑。
网友心声:大学扩招后,一是学费很高,每生每年在5000以上;二是教学质量下滑。
大学收费: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已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用交学杂费了,城市学生何时免费上学?
八盼“壮有所用”
“毕业了,孩子的工作在哪里?”一位农村学生的父母决心让孩子放弃考大学的梦想。“大学生争做XXX”(这个宾语可以是收费员、洗脚工、保安等等)常常作为新闻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章。
网友心声:我想知道政府怎样解决就业难问题,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引导企业单位招聘毕业生。
现实:上万人挤在一座楼里找工作,会出现什么情况?保安累了,交通堵了,连手机信号也没了——短时间内通讯量过大。
九盼“风有所正”
2007年“两会”召开在即,民意调查显示,“铁腕反腐,从严治吏”为今年中国百姓最关心的 “两会”话题之一。而为“预防腐败”的制度安排献计献策将成为今年“两会”的新亮点。
网友心声:为什么中国的贪官就屡禁不止呢?何不效仿香港政府,实行个人财产透明化?
现实:自1993年中国开始全面反腐,至今也有近15年的历程。15年来,中国在惩处和打击腐败上下了很大力气,每年一宗宗腐败大案的曝光,一批批腐败官员的落马,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反腐的决心。
十盼“寝有所安”
中国人最盼的是平安,但各大媒体的社会新闻每天都有各种令人恐惧的事件发生着:矿难、城管与小贩的流血冲突、拆迁产生的命案、黑社会性质的暴力事件、记者被打死事件……在恐惧感面前,我们何时才能逃离?
网友心声:让国家机器硬起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打恶除黑,除暴安良,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平安指数:2005-2006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4.3,比上年度的66分下降1.7分,但心理安全指标有所提高。(原载腾讯网)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余军勇:从偷渡狂人到慈善使者
下一篇:
13岁残疾女拖腐烂小腿爬行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