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爱心,让苦难望而却步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7-03-08 08:03:00

           ——嘉鱼县各界救助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

  一家4口3人身患重病,留下孤苦无依的幼子,绝症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含泪呐喊:谁来救救我这个苦难的家?
  “若不是你们这些好心人对我们家的关照,恐怕我过不完这个春天,本来是准备过完年,就一走了之……”,当着前来看望他的众人,绝症父亲王爱民说着便哭了起来。

  A.病魔摧残,让全家陷入困境

      王爱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苦难家庭。9岁时,年轻的妈妈就撒手离他们而去,自己开始四处流浪的生活,在村里帮人放鸭子,帮人带小孩混口饭吃。
      1992年,在家人帮助下筹钱借房后,和同乡姑娘孙晓兰结婚。婚后不久,王爱民便相继有了女儿王文霞和儿子王超,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2002年里,就在老父亲辞世的第二天,儿子王超却莫名突发高烧,不久悄然离开人世。从此,这个弱不禁风的家开始变得雪上加霜。
  很快,他们又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王智兴。不幸的是妻子孙晓兰在产后不久,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到王爱民身上。
  命运总爱捉弄不幸的人。女儿王文霞在读小学5年级时,又染上乙肝,成为家中第二个病人。由于贫困,耽误了治疗,王文霞的病情逐渐恶化,转化为乙肝大三阳、甲亢。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变得难上加难。
  为了养家活命,王爱民走上打工行列,辗转全国各地卖苦力赚钱。去年12月,王爱民在深圳意外检查出,自己患有尿毒症,两个肾脏坏死到了晚期。知道病情后,无疑给王爱民当头一棒。家里的顶梁柱顷刻倒塌,一家三人患上重病,这个遭遇病魔摧残的家,开始变得风雨飘摇。

  B.苦难洗礼,让女儿挑起重担

  老家几间祖屋破旧得快要倒塌,全家人就借住在乡亲的一个单间里。这个简陋的家不足30平米,又当卧房又当厨房,仅有的两张破旧柜子上摆满了各种中西药和病历。王爱民出门后,一年到头难回一次家,照看卧病在床妻子的饮食冷暖,呵护年幼儿子的长大,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未满12岁女儿王文霞柔弱的肩膀上。
  年纪尚小的王文霞,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从小就开始自己洗衣、做饭。9岁起,聪明的王文霞就学会煎药,第一次放3碗水,煎上半个小时后,再放2碗水,每次她都仔细守候在旁边小心观察火候,生怕药品被浪费。2006年初,由于妈妈的病情突然加重,懂事的王文霞立刻停止自己的用药,把所有治病的机会都留给了妈妈。
  “弟弟有时也很调皮,不过哄哄就好了”。弟弟王智兴在去年夏天,到家中的阁楼上玩耍,不小心摔下来后,王文霞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担心弟弟王智兴惹事,王文霞将他带到学校,边上课边照看幼小的弟弟。
  由于家里的负担过重,王文霞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好,但老师们理解并乐意去帮助她。去年夏,从大岩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尹继军号召班上60名同学,提前把王文霞上初中的学费凑齐了。
 每当提起家庭的辛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坚强的王文霞硬是把泪水咽下。她不怕被人笑话家里困难,可是自从自己得了乙肝后,很少再有同学走近她。王文霞最害怕孤单和遭冷落的时候。

  C.邻居相助,让全家过完春节

  在王爱民家的橱柜里,记者仅看到一盘吃剩的青菜和几颗花生米。王文霞告诉客人们,家里珍贵的也就是乡亲们在年前送的几个鸡蛋。去年阴历大年三十那天,左邻右舍每家送来一盘菜,总共十多个菜,凑合着过了个年。
  “还有一盘肉,一盘鱼呢!”王智兴高兴地说。“可是肉太少,弟弟都没有吃好”,姐姐王文霞心疼地看着智兴。
  “我不在家的时候,都是乡亲们帮助,经常送些米、油、盐救急,也多亏了好心的乡亲们”,王爱民心怀感激,却显得十分无可奈何。说话的时候,他十分吃力,由于身体虚弱,两个鼻孔还流着鲜血。
  去年,住在临村的岳母担心女婿女儿出事,特意在离女儿最近的床边安装了一部电话机,以便随叫随到。“家里现在最值钱的东西,恐怕也就是放在床边的这一部电话机了。”妻子孙晓兰躺在床上,眼泪直流,抽泣道:“大年三十,母亲都来回跑了二十多趟,在路上还差点被车撞倒”。

  D.众人爱心,让困苦之家重燃希望

  王爱民一家人的艰难挣扎,牵动着嘉鱼县高铁镇九龙村乡亲们的心,也让嘉鱼县领导牵肠挂肚,引起媒体的关注。
  2月28日,本报报道王爱民家庭悲惨遭遇后,引起正在温泉参加全市两会的嘉鱼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重视。同时,咸宁日报、咸宁电视台和咸宁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先后参加到报道中来。嘉鱼县四大家领导、妇联、联乐集团等单位和个人纷纷捐款献爱心。截止3月6日,共为王爱民家庭捐款25450元。
  嘉鱼县委书记王兆民表示,将全力挽救王爱民一家,尽快安排王文霞到该县人民医院治疗肝病,同时为王智兴做好预防,解决王家姐弟上学问题和家庭基本生活问题。
  多次到武汉治疗后,妻子孙晓兰的疑难杂症依然未治愈,自己又面对着两个肾脏坏死的病情,这些爱心款却是杯水车薪。但是面对着社会各界及时送来的爱心和问候,王爱民期盼着自己有病情好转的那一天,他说:“如果还能动,我希望自己能养些家禽,做些零活,重新担负起这个家”。(记者 王健 雪峰)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lijie

上一篇: 牌洲湾:油气开发,我们准备好了
下一篇: 余军勇:从偷渡狂人到慈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