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通山山鼓:历久弥新的田野壮歌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5-08 00:16

  昔日民间劳作催工鼓劲,如今走出国门大放异彩

  播种不过清明关,移栽不过立夏关。田野山乡迎来劳作沸腾的五月,插秧的歌声也开始嘹亮起来。

  4月27日,通山县通羊镇衢潭村山鼓传承基地,远远地听到一阵阵清脆的鼓点。山鼓传承人张善育正在带领一帮山鼓文化爱好者学习栽田鼓,高亢激越的领唱伴着跌宕起伏的“众和”,洋溢着欢乐的劳动氛围。

  70岁的咸宁市山鼓非遗传承人张颂贤兴之所起,也挎起山鼓,和大伙对唱起来。婉转悠扬的歌声飞出了村庄,飘向四方山野。

  传统非遗,活态传承,通山山鼓这朵山花依然怒放在田间地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绵延千年,以文化人

  通山山鼓由来已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清同治《通山县志》中的“思龚石记”中写道:“山壁晴光,桥间夜鼓,渔歌樵唱,田鼓寺钟……”田鼓指的就是山鼓中的“栽田鼓”。

  通山也是古吴楚国交界处,古时有士兵屯边。士兵闲时垦荒时,常击鼓唱歌,能起到消除疲劳,催工鼓劲的作用,后传至民间,形成习俗。

  张善育还说,衢潭村先民无论男女以前都是戴头巾、穿围裙,其风近彝人。而康熙《武昌府志》卷三载:“通山僻在万山……犊裈椎髻,与估客交易无纷争。”说明通山的山鼓与三苗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通山山鼓形如腰鼓,由杉木板做成鼓身,牛皮蒙双面鼓面,用竹钉按品字型密密钉固,鼓内还装有簧弦,敲击时声音振荡,回声醇厚。击鼓用具独到,为一根带竹节头的细细竹蔑,打击乐点变化繁多,表演调度精巧。

  “喜盈盈,一根鼓槌手中抡,口唱山歌提精神,锄如雨点忙不赢,穷山挖出聚宝盆。”通羊镇衢潭村位于通山县东五里,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大片田畈,通羊河从山脚下蜿蜒而过,“衢潭渔棹”自古就是通山八景之一。衢潭村有1000多亩土地,其中水田就有800多亩。每逢农忙时节,人们便自由组合,换工协作。劳动时,他们通常以打山鼓、唱山歌消除疲劳、催工鼓劲。

  虽然通山全县和鄂南很多地方都有打山鼓的习俗,但张善育自豪地表示,衢潭村原来有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位歌师。过去唱山歌一唱一整天,内容不重复,而且具有鼓点花样多,唱腔平稳,高腔少的特点。这在具有打山鼓习俗的区域独树一帜。

  农闲无事,张善育会把村里山鼓协会的人召集到一起唱山歌,在一唱一和中,老人们找到了儿时的记忆,年轻人和孩童则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村风也得到了净化。在衢潭村,没有抹牌赌博的习气,邻里关系和谐,鲜有扯皮打架之事。

  活态传承,净化民风

  张善育的爷爷和父亲张永德都会打山鼓,而他真正拜师学艺,却是在他初中毕业回家务农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多媒体的夏夜,张善育家隔壁80岁的老人张蓝玉经常在屋场打山鼓唱山歌以自娱,清脆的鼓点,醇厚的歌声响彻村落,穿透了浓稠夜色,击中了张善育的心灵。于是,他从张蓝玉手中接过鼓槌,跟着老人一遍一遍地学打鼓,一段一段地学唱山歌。

  因为天生一副好嗓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强,学调子和打鼓鼓点很快就能上手,张善育深得乡邻们的喜欢。他后来又师从通山著名鼓匠张振华,并找族中的叔伯们教授鼓点、唱腔。通过30余年的学习实践,张善育熟练掌握了山鼓演奏技巧、各种唱腔及多部长歌。他的唱腔丰富,高亢嘹亮,在当地有“鼓匠头”“歌坛子”之称,拥有粉丝无数。

  在大集体的时候,是山歌燃烧的岁月。生产队搞集体劳动,几十号人下田弯腰下田插秧,黑压压的一片。年仅十七八岁的张善育在田边打起山鼓唱起山歌,浑身是劲,颇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

  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家一起上山、下田劳动的时间少了,但是村民们因为劳力有限,喜欢邀约到一起互助插秧,今天一起去你家插秧,明天一起来我家插秧。每到插秧季节,东家请,西家接,张善育俨然村里的明星,一个月要唱上二十来场。

  到田边,张善育敲响山鼓,先是“请神”:“到田来,到田请起土地牌,请起土地拜三拜,风调雨顺无荒灾……”祈求土地神和天神保佑秧苗顺利成长,稻谷取得好收成。

  请完神,接着又请“歌郎”。张善育说,打山鼓有很多讲究,歌师不请歌郎,不给歌郎说好话,歌郎不开口,歌师一个人唱独角戏,难堪其重。所以请完神后一定要请歌郎,唱完一天还要谢歌郎。

  早晨唱晨歌,再唱一些散歌,把大家的劳动热情调动起来,然后唱一些俏皮轻松的情歌,也唱一些经典的长篇叙事山歌,如《梁祝》、《小樱桃》、《海棠花》等。这些唱本长达500行,歌师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才能唱完。

  中午唱午时歌,下午则唱古人歌、成本的山歌,有时候也会现场发挥,把本地发生的奇闻轶事编成山歌来唱。张善育随机应变,根据劳动的时间和歌郎的反应,采取增、减《十望》、《十叹》、《十想》、《十怨》等唱段来灵活控制唱本的长短,往往活儿干完,唱本唱完,歌歇人息,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给记者介绍时,张善育拿出里屋的山鼓边打边给我们唱起歌头来:“一请东边歌郎,二请西边歌郎,三请南边歌郎,四请北边歌郎,大歌师细歌郎……诸位把我看得起,一齐起号呃……!”。

  闻声而出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慢慢地围拢到他家门前的晒场里,跟着接腔唱串词,或齐声回应道:“哦吙吙吙……”整个屋场成了山歌的海洋。

  传承创新,大放异彩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加快,以前以换工方式进行集体插秧的劳动互相组织逐渐松散,特色浓郁的栽田鼓也逐渐也简化、消失。

  张善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跑遍各个乡村,拜访各地歌师鼓匠,搜集通山山鼓各种鼓点的打法、唱本和手抄本,共收集整理出300余首山鼓号子。他还致力于通山山鼓的传授和传播工作,现在已经培养了20多名鼓匠,并在衢潭小学开设了传习班,在通羊镇和大路乡建立了山鼓传承基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授家乡的独特的文化遗产,并多次配合CCTV《故乡》栏目等新闻媒体宣传通山山鼓。

  2007年,“通山山鼓”入选省“非遗”名录,张善育功不可没,他个人也被选为“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被省文化厅授予“湖北省‘非遗’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

  通山县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工作。 1988年,《通山山鼓·喜耕禾》在湖北省民间歌舞大奖赛中获得银奖,该节目被湖北省民间电视台拍摄选送至中央电视台,作为建国40周年大庆的优秀节目展播。此后,通山山鼓以各种形式频频登上舞台。2003年夏,韩国民俗学会赴通山开展田歌调查,张善育应邀为他们表演了山鼓。2007年,以山鼓、山歌、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的大型民俗歌舞音乐专题《白云深处》在县、市演出后,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还应邀至新加坡演出,通山山鼓走出了国门。

  通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谢志兵向记者介绍,通山县各个乡镇都有热衷于山鼓的“张善育”,可是技术全面的鼓匠少之又少。据统计,现在通山鼓匠的传承人仅有50人,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如不加强传承力度,通山山鼓的未来不容乐观。

  张善育带出了二十多个徒弟,但因为生计所迫,都外出打工了。为把通山山鼓的接力棒交到年轻人手里,张善育一直在探索着新的传承模式。他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目,在村、镇、县里的大型晚会上表演,吸引粉丝。

  张善育告诉记者,在通山横石潭镇,有一个61岁的女歌师叫李莲子,因为喜欢唱山歌但找不到对手,她就在网上下载了一种叫全民K歌的软件,在网上唱山歌,点击率近万。“我最近也在养嗓子,等嗓子舒服些了,也准备录一些山歌和唱本放到网上,希望能通过网络,把通山山鼓传到四面八方,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通山山鼓。”

  通山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袁望来表示:“以后,我们还将为通山山鼓创作一部音乐剧《衢潭新声》,就以张善育为原型,以山鼓伴奏,讲述通山故事。”

  县文体新局局长陈世德说,通山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多项入选国省级非遗名录,十余人入选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通山县文化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大力度搭建好优质的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平台,培养一批像张善育这样的传承人和文艺骨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为基层群众撑起健康的精神文化天空。(香城都市报记者 杜培清 通讯员 袁望来 黄超芬)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迎第68个五四青年节 看国外如何庆祝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