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老电力人讲述崇阳电力发展的“光辉岁月” 40年巨变,今非昔比照“亮”崇阳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8-02 09:18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玉关 通讯员 丁小波

  盛夏时分,窗外38℃的高温炙烤,室内26℃的凉风习习。

  在国网崇阳县供电公司离退休活动中心,68岁的陈治国感慨地说:这么热天,如果没有电,人们根本无法生活工作。现在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电改变了生活,电改变了崇阳。

  “如今,每到夜晚,魅力新城崇阳四处灯火通明,映红了天空。而40年前,这是一个边陲小地,夜幕下漆黑一片,星灯难辨。这是崇阳蝶变最直观的折射。”说起改革开放40年来电力的变化,崇阳县供电公司(崇阳县电力局)原党委书记陈治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讲述着有关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的生动见证和注解。

  崇阳发展与电网一路同行,休戚与共。

  由少到多,供电面积增加百姓乐居

  1976年,陈治国在原武汉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咸宁地区电力局铝厂上班。1978年,他进入咸宁地区电力局试验科,全力投入到电网建设中。由于扎实肯干和业务能力强,1980年被调到新成立的崇阳电力局工作。作为崇阳人的陈治国,毫不犹豫踏上全新征程。

  “1978年,咸宁地区只有4个11万伏变电站,其中1个排水泵站专用变电站。”说起改革开放前的电力设施,陈治国用非常简陋来形容,崇阳的电网结构则更为薄弱。只有1个11万伏变电站,两个简易35千伏变电站,全县超40%地方没有通电,薄弱的电网经不起一丝风吹雨打。

  “那时变电站少,线路长且质量差,只要恶劣天气必定造成停电。”陈治国介绍,那时一旦停电,抢修人员需沿线进行排查,一两天才能恢复供电是常有的事。

  改革开放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网也进入建设时期。1983年,陈治国作为崇阳县电力局副局长,带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建设1800千伏安石城变电站。按上级要求 3个月完成通电。10月份开工,建设关键期都是下着雨雪的寒冬天气,更给建设造成了难度。

  “那段时间,所有施工人员都吃住在工地。当时由于没有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都是靠人力没日没夜的工作。记得有一次,崇阳县南门桥路面积冰雪近30厘米,雪厚路滑。一辆大卡车运载着3吨重的3个配电柜前往工地途经此处根本无法通过。无奈之下,所有施工人员赶赴现场,经过2个多小时才把设备转移过桥。”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陈治国无不感叹,在大家三个多月的艰辛奋斗下,该变电站于年底腊月二十六通电,让周边五个乡镇的群众过上了明亮的春节。

  在建路口变电站时,资金极为匮乏,无钱购买变压器。为此,变电设备是从嘉鱼县一变电站拖回的“淘汰”设备,并对该主变进行维修。确保安全无误后,让这些“废旧”设备在路口变电站继续发光发热。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崇阳县已有路口、塘口、苏塘、石城、沙坪一共5个变电站,供电范围也超过了90%。电网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告别煤油灯时代。

  由弱到强,供电质量增长经济腾飞

  上个世纪80年代,崇阳县电网建设进入一个如火如荼时期。除了拥有5个变电站外,架设了10千伏线路近1000公里,并对原线路、设备进行了系列的改造升级:两线供电升级为三线供电,木质电杆升级为水泥杆,手动开关升级为电动开关,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安全。到80年代末。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均达到98%。

  电力,是发展之源。在那段艰苦岁月中,崇阳县电力局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从工程量来看,还是动用的人力,财力、物力已创当时之最。

  “每次当电通村之后,当地百姓放起了鞭炮,喜庆的气氛好像是除夕之夜,那时那刻,我的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电力人员转战崇阳山区的各个村庄、划去了一个个无电村的名字。1995年,全县最后一个村通电时,咸宁市村村通电现场交流会在崇阳召开,进行了经验交流。

  但是,当时的农村用电情况也是问题突出,电力局供电到台区,按配电房内总表收费,台区低压则由乡电管站或村电工管理,供电方式是采用高供高计,变压器以下全部电力设施均由电管站管理维护收费,还有木电杆用作10kv线路,整个农村电网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这也造成了农户电费偏高,加重了农民负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电力是发展的血液,面对重重困难,崇阳县供电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不断努力建设着崇阳电网的同时,不断改善百姓用电质量,同时千方百计组织电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助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由低到高,供电品质提升谱新篇章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城乡电网改造政策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崇阳县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也全面铺开。

  变电站开始增容、小线换成大线、新建了变电站、成立了供电所……乡村电工由供电公司统一管理,一座座铁塔高高耸立在已通网电20年的崇阳县,广泛使用在35kv线路上,线路走向形成环网供电,原来的9米电杆换成了18米和15米,全县所有10kv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所有0.4kv线路全面升级,所有用户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由供电公司供电到户,取消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消除了安全隐患,减轻了农民负担。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崇阳县电力局改成崇阳县供电局,再更名为崇阳县供电公司。

  崇阳县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百姓感受最深的是:灯比以前更亮了,各种家电进入了百姓家中,生活幸福指数有了显著提高。

  崇阳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新农村建设、旅游业的兴起、各类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县、乡镇工业园的发展和不断改善的居民生活水平对用电有了更高的需求。“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崇阳县供电公司迎着电网“一强三优”的目标前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电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期,我也由于已到退休年龄离开了工作20余年的一线岗位。但是,我一直关注电业发展。”陈治国介绍,现在,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和智能化远程管控、线路进行了绝缘化改造,所有计量电表实现了远程集抄。暗线改造,不仅还古村落一片洁净,而且大大增加了供电容量。打造“精品台区”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电力保障。电力工作者们把电力春风带向了田间、茶园、景区、社区、园区, “你用电,我用心”深入千家万户。

  四十年来,陈治国目睹和见证了崇阳县电网的沧桑巨变。“在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国的电力事业更加蓬勃发展,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采访结束时,陈治国寄语未来,希望每一位年轻电力工作者继续为崇阳电力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路上的“领读者” 让更多人有“文化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