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推进油茶基地建设 计划新造基地3万亩
本网讯 记者李嘉、通讯员雷光明、刘勇报道:12日,通城县林业局、县纪委监察局等近10家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拿着铁锹,冒雨来到马港镇九岭村油茶基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在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三五人一组,挖穴、安苗、培土、浇水,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栽种1000余株油茶苗,为油茶基地添了一片新绿。
“与往年相比,今年农户的油茶种植积极性更高。”县油茶办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通城召开后,黄袍山油茶产业园的投产进度大大加快,对油茶原料的需求量迅速提高,从而激发了种植户建设油茶基地的热情。
来自仙桃的女老板舒艳,2010年开始在马港镇石溪村开垦荒地种油茶,现在基地面积已达2000余亩。由于管护到位,第一批油茶今年即将试挂果,再过两年便可实现丰产丰收。
在舒艳的带动下,2011年,马港镇程坳村支部书记毛旺龙也尝试发展油茶种植。从起初不到100亩,到今年的500亩,毛旺龙的种植热情逐年提高。他告诉记者:“随着湖北黄袍山油茶产业园的建成投产,油茶籽的行情见长,每斤收购价达到5.5元,油茶种植前景十分可观!”
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去年12月,通城下发了《关于加快油茶基地建设的通知》,鼓励规模造林,计划每年投入3200万元扶持油茶基地建设。
该县规定,公司、社会法人、企业造林连片500亩以上、农户(或联户)造林连片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0元;改造连片老油茶林,每亩扶持200元。
为确保基地建设和油茶后续管理,该县进一步明晰了股份,划清了权责。黄袍山公司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乡镇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其他造林采取“股份合作,按股分红”或“流转林地,自主开发”等模式。
据了解,今年通城计划完成新造油茶基地3万亩,改造老油茶林1万亩。去冬今春,全县已完成整地2.83万亩,安苗1.8万亩。目前,安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编辑:zhus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