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从家门口走向新生--崇阳县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纪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4-11-15 07:11:00

  “昨天,我的养殖场卖了一批生猪,收入2万多元。”11日,崇阳县社区矫正人员曾某看着销售一空的养殖场,内心对未来的规划日渐清晰。

  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崇阳县多措并举,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低至1%,大部分实现了再就业。

  该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汪甫雄表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生计问题,让他们立业生根,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他们在家门口走向新生。

  真情关爱,助力圆梦

  回想往昔,天城镇松柏村村民熊某仍后悔不迭。2年前,43岁的他迫切改变生活,铤而走险贩卖毒品,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执行,成了一名社区矫正人员。

  村民的偏见和歧视,让熊某整天闷在家里唉声叹气。面对松柏村的莽莽群山,他深感无力,“我的未来,那么遥不可及!”

  松柏村地处偏僻,距天城镇司法所6公里路,司法所所长甘高球多次上门走访,实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与其促膝长谈,帮他分析生活境况,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哪个男人不受点委屈啊,身板要挺得住。你有外出闯荡的阅历,再次起家不是难事。”甘高球的肺腑之言,唤醒了熊某的沉默。

  熊某打开了心扉:“我有个创业的梦想,想老实干点事情。我从小对养牛感兴趣,现在牛肉价格一路走高,村里的自然资源丰富,也适宜养牛。”

  创业的热情虽高,但是一没钱,二没技术,举步维艰。于是,甘高球安排他参加社区矫正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特批他15天假,让他到山东、湖南等地实地学习养牛知识。

  3月份,天城司法所协助熊某筹措了几十万元资金,从湖南购回一批种牛。由于村子水草丰美,首批30多头黄牛膘肥体壮,9月出栏,首批10余头黄牛卖了个好价钱,净赚10万余元。

  “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熊某的养牛事业蒸蒸日上,购置了面包车,还承包了100多亩荒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巧解心结,重塑信心

  在白霓镇古桥社区,曾经的“阶下囚”如今成了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这件事让人们津津乐道。

  41岁的曾某,3年前因开设赌场,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暂予监外执行3年,成为白霓司法所监管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

  刚开始,曾某“不满量刑过重”,对司法所干警心怀抵触,不服从监管。为防止曾某重蹈覆辙,白霓司法所成立专门的矫正小组,针对其特殊情况,制定专门矫正措施。

  经仔细讨论,司法所决定从思想帮教、引导就业两个方面进行矫正。所长张俊亮带领矫正小组通过上门走访、拉家常等方式,试图走近曾某。

  在矫正小组的耐心劝说下,曾某悔不当初,当即表态“要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在矫正小组的鼓励和支持下,曾某摆脱“矫正人员”的身份标签,逐渐走出服刑的阴霾,力图做番事情。

  去年,曾某创办起养猪场,全身心投入猪场的经营,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净收入数十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邻居们富了才算富。”他开办的养猪场,吸收当地10余名闲置劳动力。不仅如此,曾某积极从事社会公益,先后资助白霓中学2名困难学生近2万元。

  生活蒸蒸日上,曾某感叹:“虽戴着服刑帽子,但信心又回来了,以后这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分类把控,创新管理

  一些市民担心,犯有前科的人员在社区里生活,能有效管教吗?

  “通过手机定位,我们就可以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全部行踪。”汪甫雄介绍,全县开发使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库,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手机定位监控管理。

  汪甫雄解释,矫正对象要随身携带手机,未经批准不得离开管教区域范围。司法部门还将不定期对这些对象进行抽查与技术比对,防止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该县建立起“511”工作机制,即“五级责任包保、一部定位手机、一套帮扶机制”,确保服刑人员矫正教育的安全与实效——

  对每名社区矫正人员,明确由乡镇分管政法副书记、派出所、司法所、驻村干部、村干部5名责任人共同包保;发放一部定位手机,依靠科技促矫正;建立一整套全方位的帮扶机制。

  其中,对有心理障碍的、生产生活遭遇难题的,积极协调部门解决生活救济、医疗、保险等,并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就业安置机制;对于具有一技之长、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努力解决资金、证照手续等难题,建立创业帮扶机制。

  目前,该县为13名特困社矫人员解决生活困难补助;建立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安置就业24人。

  (记者 王凡 通讯员 王崇蓉 王贞元)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咸宁市开展第二轮巡回督导 确保村两委换届顺利
下一篇: 咸宁财政局举办财政知识培训班 特邀财政部专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