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曾经是贫困的标签之一。
标签的一面,是移民为兴修水利作出奉献;另一面,却是他们因失去田地陷入贫穷。
通山县,长期备注着移民的标签——因境内兴修5座大中型水库,成为全省第四大库区移民县。
其中,修建于1958年的富水水库,总库容17.3亿立方米,拆迁民房5.7万间,6万多移民全部在通山县内安置。
57年过去,通山县2.5万户、96427人的移民中,仍有贫困人口2.3万人,占全县移民总人口的24%。全县187个村中,183个村有移民。
跨越半个世纪,移民仍是精准扶贫重点对象。
县扶贫办主任柯振华告诉我们,经过多年对库区移民的后期扶持,目前库区的变化大于非库区,移民的发展好于其他类型的贫困人群。
移民,这一贫困的标签正在被改写。
新家园,告别土坯房住洋楼
9月7日,村民刘道炳如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新家,清扫建筑垃圾,做装修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白鹭新村安置点临湖靠路边的一户二层小洋楼,刘道炳对环境和房屋质量相当满意,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搬进新家。
位于大畈镇板桥村的白鹭新村安置点,是全省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之一。新村采取“异地搬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集中安置”的方式,选址在核电公路旁边,紧邻隐水洞、富水龙湾旅游景区,拔地而起的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农民新居,形成独具江南风情的仿古街区。
刘道炳和同村的323户村民一样,得到政府每户补助2万元、每人补助3000元和土坯房拆迁每平方米160元的补助。
2014年,针对特困移民存在的居住不安全、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全省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通山县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县市。两年来,全县争取专项资金2亿元,计划让1.4万人告别土坯房,住上小洋楼。大畈镇板桥村、鹿眠塘村、和平村新建了12个与白鹭新村类似的安置点,今年,将再建20个移民安置点。
与此同时,通山县对长期居住环境恶劣的移民实施扶贫异地搬迁计划,把贫困人口搬迁到山下、路边、城镇等适宜居住的地方,并引导贫困户在迁入地就业创业,促使移民搬迁后住得下来、发展得起来,逐步脱贫致富。
长滩村新村位于龙岩山半腰,搬迁重建的标准虽然没有白鹭新村高,但是见证了移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1958年,兴修富水水库时,陈水磨乡20余户110人举家迁至龙岩山落户,筑起了临时土坯房。没想到只过了几个月,土坯房坍塌。他们辗转搬迁至黄泥立,搭起茅棚居住,得名“茅棚队”。1963年,一场大火将茅棚全部烧毁,勤劳的村民就地取材,砌泥砖建起20多间土砖房,解决安身之所。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该村修通了上山的通村公路。2011年起,根据国家移民政策,启动长滩新村建设工程,至2014年,50多户移民搬迁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新村。村民立碑纪事:忆往昔“黄泥立、茅棚队”,让人不堪回首,看今朝这里梁横亘新村让人欣喜若狂。
如今,长滩新村保留了部分土坯房,作为永久的记忆——因为通山县承诺,至2018年将彻底消灭库区土坯房。
土坯房,正在成为移民最后的印迹。
新产业,移民变身成股民
没有产业发展,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过去,库区移民以河里打鱼、山上种桔为生。现在,丰富的山水资源,让库区移民发展种养业和生态旅游业底气十足。
站在板茶大桥上,只见富水北岸游客络绎不绝,南岸山林葱郁。登山俯瞰,连绵数公里的油茶基地令人震撼。据介绍,过去交通不便的富水南岸,已经形成总面积达3万亩的油茶基地。
板桥、杉木园等村的村民,则是油茶基地的股东。
“5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利润不低于3000元。按占股分红,村民每亩每年起码能分到600元,”板桥村支书刘鹤鸣说。
县委常委、省纪委驻通山扶贫工作队负责人刘时俊介绍,他们把驻点村板桥村作为探索精准扶贫机制的试验田,探索了“二次流转、资源共享、共同致富”的扶贫模式,变为库区移民“输血”为“造血”。
油茶基地引进湖北天宇三农公司开发,通过“二次流转”让全体村民入股公司经营。
林地第一次流转是由村委会主导,从土地承包户手中将林地经营权流转到村委会;第二次流转是由村委会将流转来的林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流转到每一个村民。同时,整合低丘岗地改造、油茶产业发展、扶贫移民产业发展等政策项目资金,与基地对接,村民以林地资源和政策项目资金入股参与公司分红。由村委会代表村民与公司签订股权协议,给村民发股权收益证,让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民,全体村民实现了共享政策、共享资源。
在“二次流转”过程中,通过招商引进龙头企业,解决了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通过政策资源与基地对接,使全体村民共同享受扶持政策,解决了土地流转难和农民持久增收难问题。自这种模式推行以来,全县共发展9万多亩基地,企业满意、群众高兴,脱贫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
富水花海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在富水南岸规划面积2000亩,也是通过“二次流转”实现资金、资源的重组分配。今年,已经引进1.8万株日本樱花,明年春天,就有望成为赏花新去处。
富水水库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发展以滨湖休闲度假为核心的高端旅游业给库区移民带来新的商机。
通山县因势利导,鼓励库区移民开办农家乐,发展枇杷、四季桃等时令水果。目前,通山土特产大畈麻饼随着旅游购物、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名声鹊起,形成产业规模;大畈镇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的枇杷也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果酒厂,延伸产业链。
新通道,路桥并举库区活
长久以来,通山库区移民居住在大山上水库边,崎岖山路、漫漫水路阻断了农产品的输出,也阻断了资金、信息的进入,库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移民后靠区只留下老弱病残。
慈口乡石印村运输户老徐,望着正在拓宽的大慈公路,谈兴甚浓:“要是有条好路,柑桔成熟季节,外销的桔子每斤可多卖一毛多,运输成本也会降低不少,如果再办个蜜桔采摘节,搞个游湖垂钓,还能吸引城里人进来买,所以我们就盼着这条路快快修好。”
“库区的路通了,老百姓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柯振华介绍,该县整合发改、交通等部门资金,重点抓好移民后靠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修通连接库区、山区的路和桥,从2006年起,富水库区先后建成了北冲公路、环库公路、大慈公路、牛鼻孔大桥、黄金大桥、板茶大桥等一大批库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新修、维修村组公路986公里,库区95%的村公路实现了硬化,90%移民组实现通公路。
目前,该县在富水库区持续加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库区将形成“路桥并举、通村到户”的局面。同时,和平大桥、月山大桥这两座库区新桥已经列入规划,有望明年开建;正在修建的阳慈公路将打通慈口出入阳新县的出口直达长江,续建的南岸公路将贯通大畈、慈口等地,成为幕阜山旅游环形公路的组成部分,直接融入湘鄂赣“中三角”公路网络。
年前竣工通车的板茶大桥是板桥村支书刘鹤鸣的骄傲,他介绍,“这座桥连接着富水南北两岸,全长246米,是用移民后扶资金修建而成。”
以前,由于没有桥,南岸5个移民村8000多村民出行依靠摆渡。如今,村里的码头渡口成了“遗址”。“虽然这座桥让我失去了工作,但我一点都不怪它。”在水库上撑了10年渡船的8组村民章晋武也为库区的变化高兴。
库区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快速发展,让库区群众普遍得到实惠,也赞不绝口。
劈山开路、逢水架桥,以前制约着库区交通的瓶颈逐步被打破,库区老百姓的生活有了起色。
今天的燕厦乡北冲村,门前碧波荡漾,房后桔园飘香,自来水引到灶台旁,水泥路修到阶沿口。出门见公路,抬腿上公交,运输入地头,送货到四方。
该村是移民后扶村,“一半湖水一半山”,过去发展无门,致富无路,住土坯房,吃救济粮。近年来,该村综合利用库区移民资金,修公路、搞基建,发展苗木产业,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8000元,比富水库区群众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余元,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条条公路修到村民家门口,一部部摩托车、农用车进入农家,藏在深山中丰富的水果、林特产品、绿色蔬菜端上城市居民的餐桌,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快捷的交通,吸引着各地游客。
曾经的移民,正在改变“贫困”的标签,逐步享受山通库活带来的发展红利,缔造着一个全新的、富裕的富水库区。(黄胜 向东宁 徐世聪)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