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整合资金完善设施 保障水库移民幸福生活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徐世聪、通讯员徐可报道:平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千亩板栗形成绿海……3月28日,记者走进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感受到一幕幕繁荣景象。
村委会负责人付先龙介绍,该村共有3789人,其中水库移民1140人, 1960年移民过来时,行路、饮水、用电等都很艰难,通过持续实施移民后扶政策,建油茶和板栗基地,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40元,大部分移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为支援国家水利建设,该县兴修了六座大中型水库,共淹没良田近万亩,损毁山林近16200亩,房屋面积325000平方米。目前,全县有移民2471户,12177人,其中移民贫困人口2065人,平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如何保障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我们努力探索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态经济模式,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形成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县扶贫办主任、移民局长杜欣艳说。
该县整合发改、交通等部门资金,重点抓好移民后靠区基础设施建设,修通连接库区、山区的路河桥;整合住建、民政等资金,消灭移民村居土坯房,改造危房;整合环保、旅游、文体等资金,推进移民村居亮化、净化、美化,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加大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向库区倾斜。
2014年以来,该县组织果树、畜牧、水产等方面的专家到纸棚、大溪、平湖、道上等12个重点库区村,到田间、地头、果园、养殖场等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移民劳动力1050人次,拨付移民培训资金75万元。利用库区移民项目资金1650万元,实施项目86个,完成了道口村美丽家园建设等一批库区基础设施项目、新修通村组公路32公里,实施危房改造106户,帮助486人住进新房,库区大病保险、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一组鲜活事例警醒市民 传统祭扫引发森林火灾
下一篇:
程良胜调研咸安 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纪检铁军
相关新闻
-
通城县四庄村古柳第一村 村民悉心守护绿色生态
干净整洁的河岸上,数千棵古老柳树一字排开,伴着潺潺流水,守护着这个美丽的村落。日前,在通城四庄乡四庄村,四庄河柳堤路沿...
-
通城县委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健平报道:10月28日上午,通城县委中心组召开集中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十八届...
-
通城县四庄乡政府修通了水毁道路 桔农展笑颜
“乡政府及时修通了水毁道路,没有耽误桔子运输,今年收入有保证了。”10月20日,通城县四庄乡大溪村桔农刘国兵边忙着采收桔...
-
通城全力打好“三大决战” 紧盯全年目标不放松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皮江星报道:关键时期关键举措关键作为。连日来,通城县采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