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向阳湖镇造湖鲜文化之乡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6-27 09:06:00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19日,在咸安区向阳湖镇首届湖鲜美食烹饪大赛上,甘棠渔村参赛区,草鱼、菱角、莲子米、藕带,整齐地摆放在案台上。

  参赛主厨刘志钢骄傲地说:“我们用的食材,全部来自西凉湖,都是纯野生的,绿色、健康。”

  作为我市的历史文化古镇,向阳湖镇坐拥斧头湖、西凉湖,水产资源丰富;上世纪60年代,通过围湖造田,形成了2万亩的向阳湖圩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长期以来,该镇因盛产螃蟹、龙虾、乌龟、甲鱼、黄鳝、泥鳅、田螺、莲子、菱角、篙笋、藕带、水竹笋、野菜等,成了远近闻名的“湖鲜之乡”。

  随着经济发展,向阳湖镇的区位优势也不断凸显,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咸潘公路贯穿全境,形成“三横一纵”的路网格局。便捷的交通为向阳湖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丰富的物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发达的交通路网……去年9月,向阳湖镇立足自身优势,提出打造“湖鲜文化之乡”的口号,并将之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围绕“重点保护、全面改善、强化基础、突出文化”的文化保护思路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该镇自筹经费设立“湖鲜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成立工作专班,各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推进湖鲜文化之乡建设。

  建设成绩效果初显

  19日,向阳湖镇被省民协授予“湖北省湖鲜文化之乡”称号。在专家评审会上,省民协驻会副主席鄢维新给予高度评价:“在湖北省20多个省级文化之乡中,‘湖鲜文化之乡’是唯一一个利用民间文艺资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

  为推动“湖鲜文化之乡”建设,半年多来,向阳湖镇采取多种举措,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推广文化品牌。

  一方面,借助网络、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去年10月9日,中央十台《文明密码》栏目对该镇“湖鲜文化”特色风俗人情进行了专题报道。

  另一方面,积极筹办相关节庆活动。今年3月,该镇与湖北美院合作,在记山大屋举办书画研讨会;4月,与区宣传部、区文联一起,邀请60多名书法、美术、摄影、音乐等方面的专家,联合举办湖鲜文化采风笔会。

  半年多过去,“湖鲜文化之乡”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镇区甘棠甲鱼馆老板周小兵说:“政府打造湖鲜文化之乡,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到餐馆点名要吃湖鲜特色菜,接待量一天比一天好。”

  该镇党委书记洪声耀告诉记者,将把大力发展湖鲜文化作为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渠道,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助推向阳湖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探索发展之路

  尽管起步成绩喜人,但“湖鲜文化之乡”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洪声耀说,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缺乏大众化的、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娱乐节目,缺乏大手笔的运作、大创意的项目推进等,都是“湖鲜文化之乡”建设的短板,也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湖北科技学院文传学院院长、市民协主席定光平认为,打造“湖鲜文化之乡”是挖掘向阳湖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好时机。

  定光平建议,建立文化博物馆,着重将“湖鲜文化之乡”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知识智慧向游客展示,将赏荷、摘莲、龙舟竞渡等常态化,推广体验式旅游。

  省民协专家组成员、原咸宁市文联副主席万立煌认为,申报文化之乡是为了服务经济发展。他建议将“湖鲜文化之乡”建设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结合起来,让文化之乡造福广大群众。

  中南民族大学博导、省文联主席团委员向松柏建议,要通过实践、调查、体验,不断总结“湖鲜文化之乡”的内涵、特征,并通过召开湖鲜文化研讨会等形式,实现理论提升。

  据悉,下一步,该镇将把打造“湖鲜文化之乡”与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建设对接起来,与精准扶贫对接起来,以打造亿元水产业为目标,抓紧制定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修建性详规,规划开发建立产业基地,为湖鲜文化发展创造条件、留足空间。(记者 王远远 张敏 特约记者 李旻媛 通讯员 廖咏絮 金顶挑)

编辑:hefan

上一篇: 崇阳县交通局查找问题整改落实 对照清单抓整改
下一篇: 嘉鱼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行泽接受组织调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