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山村盛开致富花——通城四庄乡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9-19 21:09:00

  近年来,通城县四庄乡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不断拓宽了致富路。

  “甜蜜经济”放异彩

  四庄乡上坪村是个典型山区,田地少,很多人以养蜂为业。万雄、王欢娥夫妇就是养蜂专业户。

  算起来,万雄夫妇养蜂已经整整三十载。最初为了养蜂,他们背井离乡,走遍大江南北,吃尽了各种苦头。如今苦尽甘来,万雄夫妇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蜂箱数量达到200多箱。

  产量上来了,销路成了新问题。将蜂蜜卖给中间商,总是遭遇压价、拖欠货款等问题,品质优良的蜂蜜卖不出好价钱不说,一年的辛劳还有可能付之东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万雄夫妇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四庄乡政府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万雄等蜂农,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开设网店,借助电商平台销售蜂蜜。

  网店开张头一个月,营业额就达到了10万元,几乎相当于万雄这样的养蜂大户过去半年的销售额。

  “多亏乡政府帮忙,我们这黄灿灿的蜂蜜才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政府为我们办了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创业致富更有劲头了。”随着蜂蜜在网上走俏,当地蜂农队伍不断壮大,“甜蜜经济”蔚为可观。

  农村淘宝拓富路

  “乡政府鼓励村民回乡创业,还主动为我们联系了创业优惠贷款,我们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梦想。”9日,在四庄乡华家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站长徐玲正忙着在网上帮村民选货下单。

  徐玲和丈夫曾在广州做服装贸易生意,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实体店的生意大不如前,徐玲考虑转向电商行业。

  回到家乡的徐玲赶上四庄乡在大力推广农村淘宝,她果断报名,在老家华家村开起了农村淘宝店。

  “刚开始,我只是打算干自己的老本行服装生意,但看到政府这么支持,不多上几个项目真是浪费了。现在我们不仅在网上卖服装,还在网上推销本地特产,四庄乡上坪村的蜂蜜、清水村的莲子、纸棚村青山水库的银鱼等土特产,很受欢迎。”徐玲兴奋地说。

  “这次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力度非常大,吸纳贫困户可以申请到无息贷款。我们已经联系了5户贫困户,专门帮忙联系收购当地特产。今年我们的营业额有望突破100万,可以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增收。”徐玲夫妇对未来充满信心。

  山上种满“摇钱树”

  “油茶就是‘摇钱树’,也是我们脱贫奔小康的希望树。”10日,四庄乡小井村支部书记姚平文,望着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苗兴奋地说。

  为建设油茶大乡、实现产业脱贫,近年来,四庄乡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上项目,争资金,建基地。

  “乡政府牵头与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农户用山地和劳动用工入股,公司用基地建设所需技术、良种苗木、市场价包购油茶籽入股,油茶丰产后,公司与农户四六分红。这样既能降低农户种植油茶的风险,又能保证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四庄乡乡长杨松说。

  目前,四庄乡已建成华家、大源、小井等村,清水、五花等村,庙下、向家等村3个万亩连片油茶基地,全乡油茶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小井油茶基地还成了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的参观点。吸纳贫困户,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解决了荒山绿化问题,也开辟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径。(咸宁日报记者 姜明助 通讯员 皮青松)

编辑:hefan

上一篇: 嘉鱼26岁青年遭遇车祸受重伤 急盼社会爱心救助
下一篇: 咸宁市13474名机关公务员网上学法 学法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