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文明乡风乐万家--看咸安"一五一十"带来的改变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2-13 22:02:00

  “大家辛苦了,吃糖,吃水果,抽根烟……”11日,元宵节,咸安区桂花镇石城村雷夕红家的庭院春日暖阳,绿树红花,龙狮共舞,一幅绝美乡村闹春图。

  村民雷老汉笑咪咪地对舞龙舞狮队递烟发糖,一改往年放鞭炮接喜的习惯。听村民说就是春节、立春、元宵期间,雷老汉也没放一挂鞭炮。

  这么多年的习惯是如何改掉的?村里人知道雷老汉可是村里最爱热闹的人,逢年过节喜事必放鞭炮。可他今年不但自己不放,还让家人帮着做工作,让乡邻亲戚都不放。

  问起雷老汉改变的秘密,雷老汉指着门楣上十星级文明户的牌子对记者笑道:“我家可是十星级文明户,要响应上级政策禁鞭,支持环保,保护一口好空气。”

  在咸安乡村社区走走,记者深切感受到,农民诗社佳作迭出,“十星级”文明户灿若群星,“十星歌”广场舞火热蓬勃,二十四孝图等文化墙、文化中心户到处可见,“一五一十”工程正激发出强劲的正气新风。

  近几年来,咸安区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的原则,扎实开展“一五一十”工程建设,全区121个村、50个社区实现100%全覆盖。

  舞锄又运笔,种地又敲诗。在横沟桥镇,春节里洋溢着诗意。“声声唱得人陶醉,幸福生活乐呵呵”,这是横沟桥镇农民诗社78岁的老支书殷普河的诗作。

  据悉,横沟桥镇农民诗社成立于2009年,有成员200多人,骨干成员50多名,绝大多数是农民。这些乡土诗人频频问鼎“大雅之堂”,近年已在中国诗社、中华楹联报发表诗作10多篇。该诗社还为小学生讲解诗词创作、书法剪纸技巧,让“传统”有“传人”。

  “一五一十”工程引爆了群众文化。每到夜晚,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花小钱办大事。”区委书记李文波表示,一五一十工程要结合公共文化建设,在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促进稳定和谐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奏响群众文化“大合唱”。

  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是一五一十工程的重头戏,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在每年的十星级文明户的审核评选中,村民们比学赶帮超,相互改正、相互激励,赛着规范行为,评选产生“十星级文明户”1万余户,有力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同时,咸安区委宣传部打造《十星歌》品牌,请专家将《十星歌》编成广场舞,全面完成14个乡镇办场的教唱、教跳。

  12日上午,在投入400万元建成的高桥镇文化广场上,伴着《十星歌》高亢激昂的旋律,11个社区妇女手拿“致富星”、“道德星”等牌子,欢快地跳起《十星歌》广场舞,俨然一派“明星”范儿。

  据统计,全区已打造“一五一十”工程示范点村105个、示范点社区9个,新建中心文化广场113个,制作文化墙597处,培育文化中心示范户300余户,规范文体活动队394支,有力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态。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 胡剑芳)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委办公室学习贯彻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