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

咸宁市开展全民阅读日 田间地头传来乡土诗歌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4-26 22:16
  • 田间地头传来乡土诗歌

  • 田间地头传来乡土诗歌

  • 田间地头传来乡土诗歌

  在乡村小舍,阅读书报,在田间地头,传来诗歌;在文化站里,齐聚培训;在舞台中央,智斗诗文……这一幕幕成为了风景,更成为了日常。

  这片风景,来源于咸安区横沟桥镇,这种日常,就是一批农民诗人的生活。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写诗,在阅读伴随着前行的过程中,用诗歌赞美新生活,讴歌新时代。

  当诗歌融入生命,当阅读成为生活, 这一片土地上必然结出累累硕果,也拉开了该镇创建“诗歌小镇”、打造“中国农民诗歌之乡”的序幕。

  殷普河六十年阅读情怀

  殷普河是横沟桥镇群力村农民,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土地专家”,他的农耕技术都是从书报上看来的。六十年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让殷普河一言一语都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他成了当地有名的脚上沾着泥土的农民诗人。

  21日,走进殷普河的家里,他正在靠窗的书桌前阅读看报。环顾小小的青砖红瓦房里,近二十份报纸期刊整整齐齐地夹放在墙上,另两面墙则全部码放着泛黄的报刊,散发着浓浓的报香味。这只是他四间书房中的一间。“仅仅是我的报刊,一摞一摞垒起来至少超32米高。” 殷普河一边带着记者观看他的一面面书墙,一边拿着一把尺子测量比划着。

  殷普河今年80岁,读书订报时间超过六十年,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超过3个小时。小学毕业后的殷普河,被当地农民推举做了一名村干部。1957年,他被安排到孝感农校学习,于是开始了与书报结缘的书香生活。“在孝感学习回来后,我就深感农业科技对农民种田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订阅各地的农业科技报。”殷普河告诉记者,他最多的时候一年订阅20多份报刊。除了科技报纸,他还订阅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健康报》等报纸,看党报主要是掌握政策,看科技报可以学到很多科学种田知识,看健康报可以养护身体。

  “说起六十年阅读故事,还有两件事让我至今心痛不已。”殷普河伤感地告诉记者,第一件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某些原因,他将家里的报纸,全部卖给废品站。“一大板车报刊,多么珍贵啊,全部卖掉了。”第二件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开办了一间文化休闲室。殷普河将自己收藏的四大柜子报纸,无偿捐给村里。不料,几个孩子将文化休闲室的橱窗砸碎,把报纸全部拿走。后来虽然寻回小部分报纸,但失去的那些报纸至今让他直叹可惜。

  “我不喝酒不抽烟,除了下地干活就是读书看报写诗。”几十年来,殷普河将自己所写的100多首打油诗小心装订成册,分为五册:时令篇、生态篇、情怀篇、人生篇、民族篇,现在读来情趣盎然。2006年,横沟桥镇组建了农民诗社,殷普河任诗社首任社长。

  就是这样一位坚持阅读和写诗的老人,瞬间让记者深深感觉到“诗歌小镇”飘出来浓浓的书香……

  300农民诗人分享书香 

  殷普河,并不是横沟桥镇唯一热爱阅读和写作之人,在当地拥有一个300多人的农民诗社。

  21日上午11时许,记者见到当地农民张见福时,他刚刚从市老年大学上完楹联诗歌创作课程归来。与他一起参加学习的,还有当地其他四位诗歌爱好者。而他们五人,都属于横沟桥镇农民诗社的成员。

  2000年初,横沟桥镇几位诗歌爱好者自发成立了诗歌创作小组,用写诗来赞美新时代,歌颂改革开放,每隔两年出一本《心雨》诗集,在当地引起了很多农民百姓的共鸣。2006年,在众多农民诗歌爱好者的期盼中,横沟桥镇成立了农民诗社,很多喜欢诗歌的农民都成为诗社一员。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写诗,《四书》、《五经》、《史记》、四大名著等书籍,我家都收藏着不同年代不同版本。”说起阅读,手里怀抱孙儿的张见福依然滔滔不绝,“我经常去咸宁和武汉等地的书店选购书籍。2007年有一次去武汉一家书店,一次就购买1000多元。有时候在别人那里看到喜欢的书籍而又买不到,我便拿书去复印店高价复印装订成册。我有好书,也同邻居和诗友分享借阅。”

  白天干农活或打零工,晚上阅读写诗练书法3个小时……这就是张见福的日常生活。不过,星期二四五的上午,他则要去温泉咸安参加诗歌创作课程。不断地阅读和学习,让张见福的创作硕果累累,不仅作品频频见于诗社刊物,而且去年还获得由香港文联举办的全球华文内蒙古风情“清丽双臻”填词大奖赛佳作奖,这是唯一获奖的咸宁农民。

  张见福的成长,也是诗社的成长。诗社成立之初,仅有十几名会员。为提高农民诗人创作水平,政府部门会同农民诗社多次邀请专家前来培训,还不定期组织会员到外地采风培训,拓展社员视野和知识面。诗社还发放和推荐优秀书籍,让阅读成为社员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创作的源泉。如今300多名成员的诗社80%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会员遍及全镇13个村和2个社区、镇直部门、学校和企业……

  以诗为媒打造文化名片

  诗社的发展和壮大,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目前负责诗社各项工作的刘启善。他是一名退休老师,为横沟文化繁荣成年累月地奔波着,走村串户深入文学爱好者家中帮扶,每年帮教对象都在百人以上,被称成“文化刘善人”。

  阅读增长了智慧,诗歌净化了心灵。“横沟桥镇袁铺村一位72岁的老人,一直喜欢阅读写诗。过去,他对事对人不满时,总是创作一些打油诗肆意传播进行讽刺和挖苦,不仅仅影响了邻里关系,而且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自从加入诗社之后,常常参加培训班,与诗友交流探讨,胸怀开阔了很多。”说起农民入诗社的故事,刘启善告诉记者,这位老人不仅自己进步很多,还把自己女婿也拉进诗社,一起学习,一起分享诗歌带给人的愉悦。

  “形成了学习之风,必然激发创作激情。诗社刊物《横沟新曲》半年一期,现在正在编辑上版已是第12期,每期都能收到数百篇诗稿……”说起农民投稿的踊跃性,刘启善翘起了大拇指。为了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很多社员除了参加定期培训外,还主动购买书籍阅读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诗歌创作技巧,也是为了开阔视野胸怀,寻找创作源泉,激发创作灵感。目前,社员很多作品除了在本社刊发稿件外,还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也频频见报和获奖。

  既能弯腰种田,又能挺腰吟诗,这就是“诗歌小镇”的农民。自2012年起,该镇每两年举行一次农民诗歌大赛。通过这个平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热爱创作的农民诗人。第一届农民诗歌大赛只有一个村20名农民参加,2014年第二届则涵盖了全镇各个村,报名参赛的农民多达200余人,前来观赛的百姓多达2000余人。2016年的农民诗歌大赛,无论是比赛规模和档次,还是选手创作的水平质量,甚至参与选手和观众,以及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两届。

  每两年一届改成每年一届,“农民诗歌大赛”已成为横沟桥镇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9月,第四届诗歌大赛将在马安村进行……

  在横沟桥东站广场建设“百名农民诗歌文化墙”,进村入户普及诗歌阅读和创作,邀请农民诗歌专家给中小学生举办培训……以诗歌为媒,倡阅读之风,增文化之力,横沟桥镇着力打造“诗歌小镇”、“中国农民诗歌之乡”这两张文化名片。

  有阅读,有诗歌,有生机,有希望……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一切都愈显可爱,愈彰活力,愈发蓬勃……

编辑: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