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咸宁市“三抓一优”督作风 “两谈一讲”促发展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10-24 20:49

  

  图为座谈会现场

  10月19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程良胜主持召开“三抓一优”主题座谈会,贯彻落实市委“两谈一讲促发展”系列活动精神。

  会上,市纪委介绍了2017年以来有关“围绕发展抓投资,围绕投资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招商优环境”的“三抓一优”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咸宁高新区、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招商局6家单位围绕座谈会主题依次作了发言。

  程良胜指出,要提升认识,理顺推动发展的好思路。坚决摈弃“发展和党建互相矛盾”的错误认识,坚决防止“就党建抓党建”的错误做法,坚决纠正“守纪律,就干不了事”的错误倾向,真正做到党建和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程良胜要求,要突出重点,打造助力发展的好生态。重视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从严执法监管,及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杜绝“决策一言堂”,最大程度征求全社会意见;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生态,持续优化法制环境,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舒适的发展环境。

  程良胜强调,要砥砺担当,树立保障发展的好作风。整治“四风”不能松,以“钉钉子”和“啄木鸟”精神持续用力,深入抓、反复抓,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履职尽责不能空,切切实实把自己的责任担当起来,推动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执纪问责不能软,对“庸懒散软”“微腐败”等问题,必须“真问严罚”,对群众反映问题不闻不问、不抓不管,导致管辖范围内“庸懒散软”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坚决追究纪律责任。         (蒋扬眉)

  

  

  咸宁市委组织部

  招才引智 服务发展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朱云波

  为“三抓一优”凝心聚力。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已在市、县、乡、村四级5405个党支部和13.7万名党员中开展了22期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仅上半年,市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80余批次,拜访企业600余家,参与来咸考察项目洽谈540余批次。市县两级部门党委(党组)领导带头,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在组建招商分局、招商小分队、招商专班、驻外招商联络处、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专班时同步成立党组织,让党员做到时时带头、事事示范。

  为“三抓一优”调兵遣将。大力推行一线培养识别选用干部“三四五”工程:即“三个一批”一线识别,通过市委集体面谈比选一批、组织部门一线走访发现一批、实施履职尽责考核认定一批等措施,做大优秀后备干部存量。目前,已选任16名年轻干部到“三抓一优”一线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五个一批”一线培养,已选派224名干部到上级部门和大型企业、市直、县乡、招商、扶贫等“五个一线”挂职,为“三抓一优”工作充实了中坚力量。“四个一批”一线选用,通过市直单位选任、硕博人才调任、县直提拔使用、乡镇一线选用等举措,15名上下交流任职人选已到岗试用,8名市直硕博人才已到县(市、区)挂职。

  为“三抓一优”招才引智。先后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近10支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高端创新创业团队来我市洽谈项目合作与落户,成功落户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团队2支,达成合作意向团队3支。实行特殊人才政策和机制,今年来落户高新技术企业12家,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17人。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孵化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博士后基地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

  

  咸宁市发改委

  高位推进 盘活项目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善猛

  高位推进。市“四大家”领导领衔包保服务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和跨区域、跨行业的其它项目,将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动权抓在手上,经常性过问督办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建立市领导分片联系制度,31名市级领导分别联系咸宁高新区、6个县(市、区)以及14个市直单位项目。前三季度,我市先后举办三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项目269个,总投资1538亿元,以项目推动发展、以项目支撑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突出重点。今年我市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督办的项目有3个,总投资75亿元。3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亿元,目前均已开工建设,进展较快,已完成投资11.52亿元,完成计划的82.3%。采取领导联、专班督、现场办等方式,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全市7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01.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7.81亿元,占年度计划94.2%,投资进度居全省前列。100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774.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0.6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2.5亿元,占年度计划70%。市级对10亿元、县(市、区)对亿元以上项目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考评。制定《咸宁市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办法》,建立“五位一体”的项目督促考核机制,每季将督查结果进行全市排名和通报。在项目拉练大会上,按项目建设得分排定各县市区座次,排位前两位作典型发言,排位最后两位作表态发言。出台《咸宁市记功奖励办法》,对争取重大项目或争取资金靠前、项目建设推进最快最优的县(市、区)及工作人员进行记功奖励,鼓励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担当作为。将“三抓一优”作为核心目标加大考核权重,把项目建设作为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的主要内容;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

  

  咸宁市直机关工委

  创新服务 常态督查

  

  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毛秀君

  抓政治引领。在助推“三抓一优”上,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平台,组织市直各机关党组织开展10多次政治理论学习研讨。在第十个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期间,市直机关工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市直单位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中层干部廉洁教育培训、学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竞赛、“两学一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累计培训市直机关党员干部6000多人次。

  抓服务创新。在市直招商小分队、信访维稳专班中成立了14个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主动指导开展远程微党课等组织生活。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咸宁在外务工经商党员和来咸投资创业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设立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四个外地党小组,为198名流出党员代办服务事项100余件。坚持把“三抓一优”作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中心工作“融合化”推进的重要内容,党建督查必查“三抓一优”推进情况,党建评优必考“三抓一优”推进实效,特别是在第三批红旗党支部评选中,城市管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三抓一优”一线支部比例达到60%以上。

  抓常态督查。采取不定单位、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直插“末端”的方式,将明查与暗访结合、“明拍”与“暗拍”结合、普遍核查与重点抽查结合,对100家市直单位进行“全覆盖”式明察暗访,并严格执行通报曝光制度,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持续形成震慑,上班期间脱岗、玩游戏、网购、看电影等现象明显扭转。先后在接触群众最多、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四风”问题最易多发的重点单位、关键窗口设立公告牌,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让来咸客商、市民群众能够更加直接、方便的进行监督举报。上半年先后约谈党员11人,提醒谈话非党员29人;采取下发“交办单”的形式推进市直机关纪检组织工作,下发交办单39份,51人受到谈话、批评教育或行政警告处分。

  

  咸宁市经信委

  传导压力 壮大工业

  

  市经信委党组书记、局长 郭冰生

  经信系统践行一线工作法,采取“一月一分析、两月一督查、一季一核查”的方式,实现了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进位的好成绩。1-8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3.4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在全省排名第6位。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额482.3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4.07%,同比增长17.8%,在全省排位第5位。

  联合市财政局出台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由2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77个项目入选2017年市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库,总投资额达393.97亿元;10个技改项目成功申报2017年度第一批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贷款贴息类资金项目,获补助资金2498万元;9个项目成功申报市直技改资金项目,获补助资金582.72万元。

  对县市区项目进行全覆盖检查督办和综合考评,层层传导压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员抓项目、全民抓招商的浓厚氛围。7-8月份,全市在建亿元项目80个,总投资46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3.3亿元。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9个方面提出了26条降低企业成本的真金白银的具体措施;动态调整《咸宁市市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目前市直涉企收费部门减少至11个,收费项目减少至17个,涉企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全省最少。1—8月,全市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实行税前加计扣除,共计减轻企业负担4996.59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327.06万元;全市共有28.52万户次纳税人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税额8164万元;享受“营改增”政策企业13230户,减免增值税10500万元;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过桥续贷51.05亿元,节约财务成本6600万元。

  

  咸宁市招商局

  精准发力 招大引强

  

  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彭光平

  1至9月,全市新签约项目779个,同比增长109.41%,协议投资额2014.1681亿元,同比增长165.09%。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952.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0亿元的95.27%。新签约项目中,协议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 305个,5亿元以上项目78个,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中广核、中船重工、携程、康美药业、正威等5家国内外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咸宁,在“招大引强”上再创新突破。

  市主要领导挂帅抓招商。今年以来,市县两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20余批次,拜访企业900余家,参与来咸考察项目洽谈760余批次。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抓招商,成立招商专班。截至目前,市直部门引进项目31个,准备签约项目14个,重点在谈项目53个。

  成立招商专班驻点抓招商,市本级组建9个市直招商工作专班,分别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每月驻点招商不少于20天。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分别组建招商专班或小分队,外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目前,全市外出驻点招商人员已达120余人。通过聘请4名“招商顾问”,实行委托招商,使金砖药业水针剂等项目得以顺利签约落户。

  大力开展“一季一签约,一月一专场”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厦门等地举办了招商推介活动,同时,分别于4月、8月、9月在咸宁本地和深圳举行了大型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组织签约项目139个,签约合同金额达867.89亿元。对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招商引资成果和项目建设进展,实行“一季一拉练,一季一排名,一季一开工,一月一问政”,让排名靠后者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倒逼各地、各部门自我加压,比学赶超。

  

  咸宁市纪委监察局

  跟踪督办 夯实作风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陈涛

  高规格组建专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委主体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咸宁广播电视台、咸宁日报社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全市“三抓一优”作风督查工作专班,下设“一办三组”,采取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定期会商、实时互动的方式,研究部署推进工作;从各成员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各工作组,全程参与到明察暗访、媒体问政、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各环节工作,实现问题查找、跟踪督办、整改落实、追责问责常态化,夯实了作风督查工作基础。

  精准化对焦问题。制定《在全市开展“三抓一优”作风督查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项目推进“四难”、项目发展“三热三冷”、“新衙门作风”、环境整治不力等方面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列出9类问题45项清单,做到“画像”精准、“清单”明确。对照9类45项清单,根据掌握的问题线索,定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就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突出问题通过媒体问政等形式加以解决,先后聚焦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方面突出问题举办专场电视问政。

  全方位打捞民情。按照“纵向打通、横向互联”思路,整合市、县政府门户网、党风政风热线、“云上咸宁”、咸宁官微等10多个平台资源,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多媒体平台,全方位接受群众举报和曝料,收集各类有效问题线索800多条;整合部门力量开展精准扶贫专项审计、大数据专项监督检查、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等,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460余条;采取干部暗访突击问、举报热线随时问、手机客户端随地问等方式充实问题线索,并以“明查暗访”+“通报曝光”+“问责整改”等形式聚焦部门和单位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构筑政企之间、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渠道。

  

  咸宁高新区

  招商引资 做大园区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方立清

  “倍数计划”完成情况。1至9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0%,占年任务170亿元的70%。工业增加值增速9%,居全市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年任务123.5亿元的82%。税收总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年任务23.5亿元的7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亿元,增加值11.5亿元,占GDP比重26%。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9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

  “满园工程”开展情况。已将嘉洪电动车、元田制衣、绿雪生物、欣和生物、帕沃电气、宏业印刷、力科信票据、松源电器、同发机电、傅友钢构、沃派基因、谷都生物、恒强科技、华欧劳保服饰、成邦电子、港宁科技和光谷南科技二栋楼等17个工业项目和五洲新天地、未来天地、金融信息港等3个商业开发项目作为第一批“满园行动”项目。通过组建工作专班、调查摸底、综合执法大检查、分段实施、资产收购、办理产权过户、重新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等7个步骤,妥善解决涉法涉诉、资产闲置及信访维稳问题。

  “三抓一优”推进情况。新签约项目51个,协议引进资金539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1亿元以上项目22个。今麦郎新增饮料生产线、海尔博洛尼智能家居、中船重工风电、科控光电等4个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园区共有67个项目落地建设,其中新投产项目17个,开工在建项目22个,签约落地项目22个,前期介入服务项目6个。“211工程”中的10个产业项目全部达到时序进度,奥瑞金制罐、三环奔驰方向机、世丰汽车内饰等项目建成投产;和乐门业、立邦涂料、南玻光电、香城文化产业园、鑫城印刷等项目抢工期、抢进度,今年底可建成投产。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咸宁职教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清廉家风”宣讲大会
下一篇: 咸宁三部门组成检查组 开展路桥安全生产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