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

赤壁咸安崇阳入围2017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百强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10-31 23:40
  • 赤壁市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 黄荆塘万亩茶叶村航拍图

  • 砖茶存储车间

  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天下茶尊·红茶之都’云南临沧红茶文化节”开幕式上,为彰显全国重点产茶县的典范作用,突出其对中国茶产业的贡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具备一定规模的全国重点产茶县(市、区)进行排序,并颁发证书。

  大会公布的名单中,我市赤壁市、咸安区、崇阳县均上榜。其中,赤壁市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3年位列榜单,并由前年、去年的排名第8,上升至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中的第6位。

  赤壁:砖茶产量占全国35%

  提起“赤壁”,人们率先想到的便是三国赤壁之战,其实赤壁还是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17世纪至20世纪初,赤壁羊楼洞生产的砖茶铺就出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古商道,途经江西、湖南、湖北、内蒙古等8省区,链接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城市,绵延1.3万多公里。

  基于这段历史,2015年国际茶业大会召开期间,赤壁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为“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为“世界茶叶第一古镇”。

  据赤壁市茶产业发展局局长李新华介绍,依托自身历史优势、资源优势,赤壁提出“打造百亿茶业,擦亮千年品牌,重振万里茶道,造福亿万民众”的发展战略,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等具体措施,以砖茶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除了在茶文化宣传、茶产品营销推介、公共品牌打造、茶园基地开发、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还抢搭“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积极开拓万里茶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市场,在万里茶道沿线2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销售网点2100多个,其年度销售一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

  根据赤壁市茶产业发展局出示的2016年12月该局所统计的数据,赤壁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5.2万亩,茶叶总产量3.7万吨,其中砖茶产量3.4万吨,茶叶生产总产值8.3亿元,全市茶产业链产值32亿元,税收突破700万元。

  咸安: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区

  咸安区位于湖北东南部,地处幕埠山脉,为低山丘陵地带,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是茶树最适宜的生长地域,也是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区。

  “茶叶作为咸安区农业特色经济作物,由于亩产值高、效益好、收益周期长、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等原因,已成为山区群众发家致富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10月30日上午,记者随咸安区农业局经济作物办公室的茶叶专家李大为一起走进汀泗桥镇黄荆塘万亩茶叶村。

  黄荆塘万亩茶叶村是咸安区创建的5个茶叶专业村中的一个。该村在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各类无性系茶叶良种,发展高效生态茶园基地,推进茶叶产业与茶乡旅游深度融合,延伸茶产业发展链,并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特色示范点。每年,该村万亩茶园风光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踏春、赏茶、品茗。

  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咸安区茶园面积达到6.24万亩,千亩以上茶叶基地14个。全区新茶园面积平均每年按8000亩的速度发展,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双溪桥镇陈祠村、大幕乡西山下茶叶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官埠桥镇雨坛垴村、大幕井头茶叶专业村正在进一步筹划中。茶叶基地特色明显,为茶产业的壮大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崇阳:计划建成基地规模10万亩的产茶大县

  崇阳县县境四周环山,阻碍冷空气入侵,中间有青山水库的湖水和隽水河的四季活水润泽,形成了冬暖夏凉、多云雾、湿润的气候环境,森林茂盛,生态优良,是专家考证公认的优质绿茶及边销茶的最佳生产区域。

  历史上,崇阳县沙坪古城商贾云集,沙坪镇古城茶叶通过陆水河畅销海内外。现代,以“小港毛尖”为代表的崇阳绿茶,曾数次在国内茶叶评比中获奖。

  据崇阳县茶叶水果产业发展局局长叶文辉介绍,近几年,崇阳县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了茶产业迈向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发展之路,一大批茶叶大乡镇和大基地逐步形成。全县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大乡镇有5个,500亩以上的大基地有10个。其中,白霓、石城、青山茶园面积超过2000亩。形成了以青山为核心的特色茶主产区,以石城为核心的传统绿茶主产区。

  叶文辉说,“十二五”以来,崇阳县茶产业快速发展,产销两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绿色生态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朝阳产业。2015年,崇阳又编制县茶叶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计划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推进,建成基地规模10万亩、产值超25亿元的茶叶产业大县。

  目前,崇阳县有茶园1.99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1000吨。全县茶叶技术人员32人,从业20年以上的土专家近百人,在生产一线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婧 通讯员杨雄 郭志明 李尧)

编辑:yangwe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