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12月南鄂楷模上榜人物事迹撷英(上)
文字整理:施锐 来文鹏 图片由市委宣传部提供
评选表彰南鄂楷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无论是先进典型,还是凡人善举,每一次评选都是一次道德风尚的弘扬。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榜样的引领,传承学习弘扬榜样精神,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凝聚新时代的力量,开启新的征程。
信念坚定 对党忠诚
上榜人物:曹一平,咸安区人民法院法官
曹一平在咸安区法院刑庭工作三年期间,审理刑事案件300余件,无一案件有差错。他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安宁,先后审理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7名出租车司机非法集会、游行案;董某、廖某等14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李春城之妻曲松枝受贿案等多件要案。
特别是在2014年担任全国关注的刘汉、刘维系列特大涉黑案件之一的刘学军案一审承办人,该案社会关注度高,案件事实复杂。曹一平白加黑、五加二地全身心投入,三个月吃住在办案点,判决书被市法院评为优秀裁判文书,而他为这起案件整整瘦了10斤。
作为法院研究室主任,他不计名利,吃苦耐劳,加班加点,六年间撰写各项材料800余篇。他起草的法院人大工作报告受到区委及区人大代表的高度好评;他创新宣传形式,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三年来在《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及省市法院网站、内刊上发表各类稿件280余篇。特别是在《人民法院报》刊登了《咸安打出能动司法“组合拳”》的头条新闻多家国内省内主要媒体转载。曹一平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省委通令嘉奖、省法院二等功、市法院三等功等荣誉。
青春无悔 不忘初心
上榜人物:游娟,咸安区福利院职工
游娟是咸安区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管理员。1998年开始在区福利院工作,从护士到护士长,从养育辅导师到养育康复指导师,从儿童护理员到儿童管理员,从小姑娘到准妈妈,身份的蜕变让她这颗对孩子和老人的爱心更加坚定。
19岁的游娟,当看到福利院医务室招聘护士,她毅然放弃医院安排的工作岗位,怀着一颗对孩子、对老人质朴的爱心来到福利院应聘上岗。为了提升技术,她多次去医院请教经验丰富的护士,并刻苦钻研头皮针技术,真正做到“一针见血”,让孩子和病患少受罪。直到现在,院医务室遇到静脉血管浅的、不好下针的病人都会请她去帮忙。
20年来,她协助并帮助近百名孩子健康成长并回归到家庭,给上百名老人提供医护服务,老人得以安享晚年。她先后护理了近五十名院民,去外地医院陪护二十余名重病孩子,多次参与儿童工作流程和考核的制定工作。游娟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在2017年全市养老护理员竞赛中取得第二名好成绩。
乐于奉献 甘为人梯
上榜人物:舒文华,咸安区实验中学教师
舒文华是咸安区实验中小学老师。2006年他参加了国家级《数学愉悦教学探索研究》课题的立项,并成为骨干研究人员。2011年撰写的《学会学习,提高能力——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体会》,2013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等多篇论文分获省、市级奖励。
从教26年,他耐心细致地培优辅差,每学期谈心不少于120人次。对优等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保持优势。对学习成绩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放弃,耐心教育,悉心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后进生转化率达100%。
2000年至2004年被评为咸安区“常规教学先进教师”;2005年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指导奖;2008年指导周焕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同年他被评为咸安区“德育先进工作者”;2011年指导陈明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3年被评为咸安区优秀党员。2015年指导学生史嘉为唐依琳参加咸安区第一届初中生辩论赛荣获一等奖。
孝老爱亲 树好家风
上榜人物:王新意,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居民
作为母亲,她带大三个孩子,任劳任怨;作为妻子,她照料瘫痪的丈夫长达7年,不离不弃;作为儿媳,她尽孝侍奉,情同母女。她是高新区横沟桥镇“最美家庭”女主人——王新意,也是十里八乡“孝老爱亲”的好榜样。
丈夫因脑梗突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每天6点多起床、做饭,之后给丈夫喂饭、按摩,每隔个把小时要翻身,大小便都要伺候。”王新意说,自丈夫瘫痪,7年时间以来,一直不离不弃守护在丈夫身边。
2017年5月,丈夫再次发病,后因抢救无效去世。但想到85岁高龄的婆婆唐玉先,王新意强打起精神,当起婆婆精神的“拐杖”。
王新意每天先给婆婆准备好饭菜,天冷时给婆婆添置暖炉和保暖衣。
“我的家很普通,但家风是最宝贵的财产。”王新意的小女儿今年研究生刚毕业,在她眼里,母亲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女性。虽然生活诸多不易,但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让他们成长的路上充满阳光和温馨。
潜心制茶 传承文化
上榜人物:甘多平,“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甘多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初制、渥堆、复制、压制、烘制、包装,砖茶的六大工序、几十道环节,甘多平几乎干了个遍。其中渥堆发酵是砖茶制作过程中最繁重的工作。甘多平说:“渥堆仓库的堆顶有三四米高,翻茶时温度达60摄氏度。人站上去,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浑身都是汗,尘土也大,鼻子耳朵里都是黑的。很多人干得受不了。”但这门技术,甘多平干了5年。
出身于砖茶世家的甘多平,作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始终将创新传承传统砖茶技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茶叶制作一线亲力亲为,创造性地研发了“特制砖茶”、“青砖七泡茶”、“工艺品砖茶”等近百个新款产品,参与起草了十一项国家标准,一百多项国家茶叶相关标准的审定工作。
甘多平先后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湖北省2007-2015年优秀茶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他是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唯一的湖北籍委员,2016年“荆楚工匠”获得者中独有的茶界工匠,2017年还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捐“躯”为人 热心公益
上榜人物:宋淇羿,湖北工业大学学生
2015年9月,刚踏入大学校园,宋淇羿就加入了本院的“红色蒲公英”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开始了志愿服务的旅程。10月,宋淇羿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志愿者,并参加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2016年10月,他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广州一名两岁多的白血病患儿初次配型成功。工作人员在询问是否愿意进行高分辨检测,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自从高分辨配型成功、体检合格过后,为了保证最佳身体状态,他开始每天晚上跑步,两圈、两圈歇一下再三圈、五圈、八圈……循环往复,渐渐能够慢跑十圈。秋去春来,他默默地坚持着。直到捐献计划下达,要向学院请假时,辅导员和部分同学才知晓。
捐献准备期间,每天需要打动员剂,身体会感觉疲乏,但他仍然坚持。看着骨髓缓缓流入到机器里,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是生命力量的传递”。
两年来,宋淇羿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800小时,组织过多项志愿活动。2016年宋淇羿被评为校“大学生标兵”,并获校一等奖学金;在本院“师生情晚会”中荣获“文体标兵”称号。
乐当义工 慈善人生
上榜人物:王琴英,赤壁市义工志愿者
在赤壁市,哪里有义工在做活动,哪里就有赤壁义工联盟群主王琴英的身影。从2015年加入义工联盟组织以来,王琴英先后参加了60多次义工活动。
王琴英先后组织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为贫困家庭送过冬物资、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义务植树、义务献血、捐献肝细胞、为受灾村民送物资、关心特困病人、慰问抗洪英雄等活动。
2016年9月,在赤壁市人民医院举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王琴英组织了32名志愿者参与干细胞捐献。她既是组织者,又是带头捐献者。
2017年6月14日,王琴英组织义工联盟成员进行无偿献血活动,她带头献血。迄今为止,她一共献血3200毫升。
暴雨无情,义工有情。8月19日,义工联盟的30余名义工,赴因暴雨受灾的官塘驿镇大竹山村,为灾区捐送了500斤大米,100壶食用油、100斤面条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目前,王琴英是赤壁义工联盟两个群的群主,管理着500名群员,群员在她的带领下,不断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严慈相济 教书育人
上榜人物:艾亚杰,崇阳县实验小学优秀教师
艾亚杰,1986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崇阳县实验小学。30年来,通过班级、学校、家庭、妇联这四级平台。她先后与5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子,承担起了结对儿童的教养责任和义务,用母爱诠释了一位普通教师的伟大。2008年被咸宁市妇联授予“优秀爱心妈妈”光荣称号。在担任政教主任期间,在学校设立了“卫生之星”、“守纪之星”、“文明之星”、“创新之星”,极大激发孩子们各方面的潜力。
她带领团队探索的珠心算与数学课融合教育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香港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珠心算比赛,获得团体三等奖的佳绩。她辅导的学生参加湖北省十八、十九届珠心算技能大赛均荣获学生组团体一等奖,她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练”。
作为骨干教师,她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国家、省、市获奖;她承担与参与的课题多次在省和国家立项。自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三十多年,艾亚杰把青春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先后被评为“咸宁市骨干教师”和崇阳县“优秀教师”、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实验教师。
代理父爱 播洒真情
上榜人物:徐纯湖,通山县九宫山镇富有中学教师
徐纯湖,是九宫山镇富有中学教师,先后被评为咸宁市“模范班主任”、中小学“骨干教师”,通山县教学常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
2006年9月,徐纯湖被分配到慈口乡下泉联校任教,这是通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学生人数不多却都是“留守学生”。为了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徐纯湖坚持每天早晨6:00在教室督促学生学习,中午在办公室备课。当学生都已经进入梦乡后,他再去宿舍检查学生是否就寝,学生的被子是否都已盖好。
2011年,班里的邓丽仪因与年迈6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十分困难。为了不让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徐纯湖奔走求助,主动联系妇联、乡政府、民政局为她解决生活来源。最终,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大力帮扶下,为孩子解决了所有读书的难题。邓丽仪2012年考上鄂高,2015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为了照顾好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徐纯湖因材施教:一是“偏爱”后进生,二是严爱”优等生,三“博爱”中等生。
热心武术 传道授业
上榜人物:焦德良,通山县一力跆拳道俱乐部总教练
少年时期迷恋武术,从1985年开始,焦德良走遍大江南北,学武足迹踏遍少林和武当等门派。1996年,在散打、硬气功和柔术方面颇有造诣,荣获“中国当代武林新秀”、“中国当代青年武术家”的称号。
2009年,焦德良回家乡创业,成立了通山县跆拳道协会、通山县武术协会、通山跆拳道示范团、通山武术馆、通山一力跆拳道俱乐部,并逐步打开了通山跆拳道和武术市场。
学徒金铭润是个孤儿,焦德良破格收他为徒。2013年7月,在全国第六期跆拳道暑期精英青少年特训营中,金铭润勇夺少年组冠军,成功进入国家跆拳道示范团,入选了跆拳道国家队“奥运争光人才库”。2015年11月,在全国大众跆拳道锦标赛江西站中,金明润荣获男子少年个人组品势冠军。
学徒窦婉茹,2015年参加“全国大众跆拳道系列赛青岛站”获得个人品势青少女子组冠军,当年荣获“中国国家跆拳道示范团精英学员”称号。2016年8月7日在韩国参加hanmadang跆拳道舞体比赛获得第一。2016年参加优魄杯全国大众系列赛浙江站获得个人第一。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7年度十强纳税大户等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