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考】用你的笔来一场“时空之旅”
每年高考结束后,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为什么高考作文题目会成为全民热点?
当我们一年年对全国各卷作文题目评头论足的时候,我们在期待什么?我们期待从题目的行间,看到对社会和人性的关照;我们期待从考生的笔下,听到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期待在每年的同一个夏天,把关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遐想刷新。
有人说,高考作文就像视频中的弹幕,如白驹过隙。诚然,一篇应试文章确乎不会隽永,但它们必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一代人的青春印记。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的题目是一台检测仪,筛选学力和价值相符的人们进入更高级的知识殿堂;同时,它也是一枚鲜明的风向标,指向青年和知识分子前进的方向。
昨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本报特别邀请到了几位社会人士与高中学生,对照高考作文题目——《写给未来2035年那个他》,进行了写作。
李大爷的秘密
作者 袁丽明
村头李大爷的古稀寿诞快到了,家人正谋划着该如何庆祝。
儿孙一堂,聚在格调奢华的小洋房里,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喧天。
唯独李大爷沉闷着脸,一口气重复了12遍:不过!不过!……
家里平时一团和气,儿孙对老人孝敬有加。唯独眼前这个事,一片好心倒让老人满脸不悦,让所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
27年前,李大爷带着老伴跟同村一伙人前往四川,在一家工地上做小工。5月12日那场突发的地震,把他们所有人都无情地卷进废墟。最终,李大爷被救援队救回,而老伴却因伤势过重永远闭上了眼睛。原本他俩还计划着,等做完这阵子,8月份一起去北京参观奥运会。结果祸从天降,生活突然转变,让李大爷痛不欲生。
随后,李大爷的父母去世,他就窝在李家庄里,守着孩子,守着山林树木,守着田地,再也没出远门了。虽然也有不少说媒的,可想着一对可爱的儿女,怕他们受委屈,李大爷都一一婉拒,一个人清贫地拉扯着一对儿女。
命运第二次跟李大爷开了个玩笑。他孙女两岁生日那年,儿子李广发得了肺结核。家里的日子本来就清苦,好不容易娶的一房儿媳妇,见儿子病重,说是外出打工,实则一去不回,几年里杳无音信。日子越过越难,李大爷有时候躲在角落偷偷抹泪。可因为这个家庭还需要他,儿子需要他,女儿需要他,年幼的孙女更需要他……李大爷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李家庄很偏僻,三面环水,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曲曲折折通向外面的世界。以前,要是谁说出李家庄三字,对方一定会露出鄙夷的神情:“那种穷山恶水还有你亲戚啊?”
但是后来有一天,政府把水泥路修到这里家家户户的门口。再后来,有领导来驻村,村头竖起了高高的标语:“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像李大爷这种情况一样,村里的好多人都领了低保。
之后不久,儿子广发的病治好了,带着在外打工挣到的本钱和学会的技术,回家承包了一大片山林,种植果树,培育水果,形成了一个大型的观光游乐为一体的休闲庄园。原本的穷山恶水也变成了青山绿水,成了城里人眼中的世外桃园。每到节假日,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广发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还率先建起了一栋漂亮奢华的小洋楼。
要说现在的李家庄,看这豪华气派的样子,谁能想象之前的寒酸破落呢?
原本,孩子们尽个孝心给老人庆祝生日也没什么,可眼下这么好的日子,让李大爷有了顾虑。因为他心里有一个秘密:人到七十有道关卡,要是动静闹大了怕惊动阎王爷。当然,这是一个老人的秘密,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信仰。但是,让幸福的日子好好过,是每个人的憧憬!
写给正处芳华的你
作者 徐建英
日月如梭,时间总是按规律悄然运转,它总能在特定的时候定格某些瞬间,比如我给你所写的这一封信。
在给你写下这一封信的时候,我刚刚吹完我所在的2018年的十八岁的生日蜡烛,在乡下这个叫沙樵的偏僻的小山村里。我年近七旬的奶奶,坐在散发着栀子花香的小院子里,拿着刚刚学会的微信,与我远在北京的母亲进行视频通话。
我奶奶话很絮,往事如陈麻旧谷子般一件件传向我的母亲,也传给了我。
奶奶说,我的爷爷1982年的时候在邻省一家渔港帮工,每隔些日子会给她写一封家书,然后从那个小渔港的邮局寄出去。有一年立春的时候,她写信问爷爷,东边的坡地里是种玉米收成好,还是种黄豆收成好?她左等右等,等收到爷爷回信的时候,地里的豆子都开花了。
母亲接话说:是啊,现在的通信可方便了!2000年的时候还都是用BP机呢,有事传呼一声,再四处找电话来回复。妈,你还记得不,我生奕奕那会半夜腹痛,打奕奕他爸的BP机,等奕奕他爸半夜找到电话回复后赶来时,孩子都快生了。你看看,到现在奕奕18岁,我们拿着一个小盒子不但能通话,还能面对面看到对方的一举一动了,真好!
我忘记了与你说,我所在的时代,已经建成全地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竖起了299万个基站,拥有了全国8.9亿用户,光缆线总长3044万公里,现居全球第一。
我无法预测未来属于你的2035年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也许8G或是10G已经带你走向另一片视界,移动互联信息交互系统已经引领你走向另一个时代,街边的“拉链路”和天空的“蜘蛛网”已经整体走进地下……
时代在变化,信息在更新,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是一样的,只有面对信息化的潮流,只有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不断在技术上、服务上、品质上创新,才能提高社会核心价值。想到、做到、落实到,才能更好地融合社会发展,造福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因这而精彩。
未来正处芳华的你,可还认同呢?
你的朋友奕奕
2018年6月7日
写给2035筑梦者
鄂南高中高二(1)班 周彤
睡着的我们,做着梦;我们的醒来,是为了追梦。追那一个不知何时已深入内心的梦,追那一个看似遥远,却让我们有足够信心让它实现的梦。
中国何尝不是这样。面对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拿破仑说:“中国并不软弱,它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一旦惊醒,世界为之震动。”此话一出便起极大轰动。事实也的确如此,几十年后的中国,觉醒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进入新千年后,中国也并未停下筑梦的步伐。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全面构筑小康社会;从追求金山银山到保护绿水青山;从致力帮助贫困人口到推动“精准扶贫”……中国梦一个又一个地出现、翻新;但一直未变的,是中国一直都在筑梦路上行走。
与中国并肩而行的,还有新时代的青年们。作家安德烈曾在给母亲龙应台的信中写道,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们,身处落后的国家,承载着历史使命,拥有的是“红色梦想”,他们是在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而现在的青年们,身处富强的国家中,因害怕被时代的滚滚潮流淹没,而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着,于是被迫地成为了利己主义者。这样的话,我不完全认同。当代的青年们,或许有了更大的精神压力,但绝非单纯地为自己而奋斗。
我们与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际遇、机缘、使命和挑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始终是筑梦路上的筑梦者。卓嘎和央宗坚定地戍守在西藏边陲之地;黄大发带领着当地群众,在悬崖峭壁上成为当代愚公。他们的行动不仅鼓舞着我们,还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梦由我们共同构筑,我们都平凡,却又不普通,我们有着小小的梦,散发着小小的光。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光的堆积,构筑了我们共同的梦。
一代一代青年间,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纽带牵扯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传到你们手中。彼时的中国,会有新的梦去构筑。彼时的你们,有属于自己的梦去追。我希望你们,和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年们,都能迎着压力勇敢追梦,也能如鲁迅说的那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共同构筑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指导老师:徐雅帆)
辉煌中国,你我同行
鄂南高中高二(1)班 崔梦妮
2035年的18岁少年:
你们好!
2018年,我18岁,你才刚出生不久;2035年,你已是18岁的翩翩少年。我站在新千年的起点与新时代的你,共同前行。
回望过去,我们的祖国也曾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也曾被战火烧得遍体鳞伤,但她仍旧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守护着希望与未来。过去,小小的我心中还未曾有家国的概念,更无家国情怀,但我仍旧记得汶川大地震的满目苍夷让我心碎;北京奥运会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激昂的国歌,让我欢呼雀跃。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着时代深深的烙印,我们也注定会在时代中留下我们自己的印迹。
时光荏苒,18岁的我已明白什么是民族自豪感,什么是满腔的爱国热血。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梦、国家梦;我知道了2035年是一个穿山越海的真切诺言;我知道我们的国家也曾申奥失败,但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能让我们创造历史;。2020年,全面小康就在不远的明天……
我们身上的使命基因是天然的,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有许多伟大的实践要去创造,我们要用尽青春去实现“中国梦”。在十九大报告中,一系列的“新”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词,新时代、新阶段、新起点、新征程、新方略,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报告的描绘中更加清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年是两个百年的加油站、关键点。2035年的你与2018年的我同样责任重大。李大钊曾说:“为世界讲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名族,以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我们千禧一代愿用尽青春为你们,为国家书写辉煌,愿2035的你们也能用青春为国家续写伟大。
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是一首诗篇挥写爱和春天,所有诺言都实现,我脑海的芯片终将万物互联,唯有信念永不变,奇迹不断地涌现,期待那时再相见。”与辉煌中国同行,我们约在2035欢呼雀跃的那一天。
2018年的我
2018年6月7日
(指导老师:徐雅帆)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咸宁市全力以赴为考生保驾护航 确保平稳有序
下一篇:
【聚焦·高考】确认过眼神:作文题曾经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