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 咸宁市三项入选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11-12 08:11:00

  本网讯  (记者  周阳  通讯员  张浩  周小刚)日前,省政府批准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通城打锣腔、赤壁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通山采茶戏等三项入选。

  据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新增项目56项、扩展项目26项,项目保护单位113个。目前,我省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6项,项目保护单位466个。

  通城打锣腔源于天沔花鼓戏,清同治年间由天沔灾民王耍儿传入,与本地戏曲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打锣腔。用当地方言演唱,声腔有 “圻水”、 “倒扳浆”、“打锣”、“四平”四大主调,主要以“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作为主要特色。

  赵李桥砖茶制作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至清中期,以赤壁羊楼洞(今属赵李桥镇)晋商为代表的砖茶制作技艺已臻完善,自成一家,享誉中外。据介绍,一块青砖茶,得经过7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鲜叶采摘后,好茶做“面茶”,次茶做“里茶”,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等一系列工序,再筛分、压制、干燥、包装。

  通山采茶戏,在戏剧源流上属于打锣戏,以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服装多用农村妇女服装或少数褶袍,把子套路也是极简单的“杀麻雀”。剧目内容多为歌颂爱情、追求婚姻自主以及表现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诸如《百日缘》、《戏牡丹》、《送香茶》等传统剧目,久演不衰。

  算上此次新入选的三项,我市目前共有十七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阳提琴戏)。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咸宁邀请中外专家为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下一篇: 中国改革“加速”缘何吸引全球目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