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书记孺子情--干部群众眼中的嘉鱼县委书记
“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无论在通山、赤壁任县(市)长,还是在通城、嘉鱼当县委书记,熊征宇都把这句话写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24日接受采访时,他说:“这句话一直是我为官、为事、为人的信条。”
干部说:“他是个拼命书记,干起事来不要命!”
嘉鱼干部说,熊书记只知道干事,干起来不要命,也快把干部“逼疯”了。
2011年10月,不少群众向他反映: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现象严重。实地调研后,他决定强力推进控违拆违。有同事劝他:将近年关,你又刚到任,建议暂时放一放。
他不为所动,在全县千人动员会上说:“不得罪少数人,就会得罪绝大多数群众。哪怕我丢‘帽子’,也坚决干!”第二天,他就来到整治“两违”第一线……全县先后拆除“两违”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人员。此后,嘉鱼“两违”防控三道屏障管理工作法在省、咸宁市推广。
许多嘉鱼干部都有这样的经历——节假日或深夜,会突然接到熊征宇的电话,要么交办任务,要么督办工作。熊征宇雷厉风行,公文批阅从不过夜,再忙也要到项目现场督进度、到一线访群众。
他身体力行,带领全县打响了临江崛起攻坚战,引进了投资68亿元的金盛兰冶金等一批过10亿元项目;推出土地整治全覆盖的“嘉鱼样本”; 探索了风华化工等一批高能耗企业以存量换增量的“嘉鱼模式”;建成新人民医院、垃圾填埋场等一批过亿元民生项目,创造出“嘉鱼速度”;随着武深高速、嘉鱼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实施,实现了嘉鱼“交通跨越”。
群众说:“他在哪工作,就是那里群众的福气。”
熊征宇对记者说:“我们要真心把群众当衣食父母,尤其是当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时,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2007年11月,黄沙镇长林山林场发生山火,时任通山县长的熊征宇立即带着12支突击队冲向火场,奋战7个小时,扑灭了明火。当晚,他和突击队员用茅草当被子夜宿山林,又扑灭了两个死灰复燃的山头,保住了10万亩山林。
2011年6月,通城发生特大洪灾,时任县委书记的他连续一周没合眼,3个月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率全县干部群众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抗灾自救。
关刀镇台源村地处偏远,受灾惨重,道路冲毁,车进不去。他三次带着干粮徒步到现场指挥,一次往返就是一整天。不到100天,全县2000多户倒塌房屋全部重建到位;不到4个月,所有水毁田地和主要道路桥梁基本修复,生产全面恢复。群众感慨道:这是百年不遇的大灾,更是百年不遇的奇迹。
当年,得知熊征宇将赴嘉鱼任职,通城群众说:“熊书记到哪里工作,就是那里群众的福气。”十几年来,他走到哪里,就把一流的业绩和亲民实干的作风留在哪里;离开哪里,哪里的干部群众都对他念念不忘。
他说:“在看不见的地方,更能体现党员的忠诚干净担当。”
去年3月,咸宁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熊征宇作为县委书记的代表,和全市其他战线的12位典型一起,作先进事迹报告。他在报告中说:县委书记肩负着兴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不光在看得见的地方,更要在看不见的地方。
2013年4月,胆囊切除手术后第5天,熊征宇便拖着病体赴北京洽谈雅戈尔汉麻项目,投资方被感动,26.5亿元项目得以落户嘉鱼。今年8月,该项目一期将建成投产。
去年,县政协大会开幕前一天,熊征宇冒雨赴省交通厅汇报长江大桥报批工作,返程途中因道路湿滑遭遇车祸,左手骨折、肋部重创,第二天,他缠着绷带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坚持参加了分组讨论。
在16岁女儿记忆中,熊征宇唯一一次带她外出游玩还是13年前,地点是武汉东湖。此后,他再也没兑现过对女儿的承诺:爸爸下次有时间了,一定再带你出去玩。女儿也慢慢习惯,因为只要是春节、“五一”、“十一”假期,父亲从未离开过咸宁。女儿问:“您为什么放假总不休息?”他说:“爸爸责任大,放不下。”
3年来,嘉鱼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四项国家级综合荣誉。
“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实实在在的谋事、干事,才能成就实实在在的业绩。”他说。
(湖北日报记者 汪明 特约记者 江开群)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省委第七巡视组进驻咸安 充分发挥巡视监督力量
下一篇:
咸宁市制定工期时间表 整治城铁站点周边环境
相关新闻
-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予以公示。 周辉庭,男,汉族,湖北赤壁人,1964年6月...
-
赤壁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班学员参观茶企感受茶文化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红云)4月22日,在刚学习了《赤壁茶文化》的专题课后,赤壁市委党校2016年上半年干部培训主体班...
-
大幕乡为干部补"钙"加"油" 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潮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彭雅琴、熊宁报道: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大幕...
-
嘉鱼干部上班首日下基层 访农户进企业解决难题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皮道琦报道:“企业发展还有哪些困难?”“扶贫资金不够,可以申请贷款。”声声问候传真情,件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