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辉煌“十二五”⑤]咸宁民生改善放首位有新进步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12-29 09:12:00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经济。

  从“两个最大”出发,“十二五”期间,我市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并牢牢镌刻在绿色崛起的旗帜上。

  放眼望去,在旗帜的中央,“教育均衡、政策兜底、应保尽保、文化惠民”犹如四颗闪烁的星星,光芒四射,照耀城乡,持续释放“两个最大”的溢出效应——

  五年来,城乡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加,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对政府满意度明显增强。

  五年间,香城泉都留下一串串迈向“人人向往之地、幸福美好之城”的清晰脚印。

  城里的孩子就近入学,山里的娃娃分享现代教育成果……百亿投入,谱写教育公平新篇

  “美丽的校园、博学的老师、友爱的同学,我爱我的学校、我心灵的家园!”12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六年级学生小洁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

  一年前,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式招生,缓解了新城区孩子们就近入学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扩张呈现加速度,就近入学的矛盾日益凸显。

  直面矛盾,市委市政府作出庄严承诺:让城区每个孩子就近入学。

  为此,市政府斥资1.8亿元新建了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先后落实项目资金3500万元,对温泉中学、实验小学进行改扩建;咸安区投入2950万元,完成永安西河小学、温泉红旗路中学、浮山杨下小学等学校的改扩建……

  与此同时,加紧推进农村学校“改薄工程”和信息化建设,让农村孩子共享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果。

  粉刷一新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跑道、标准的篮球场,这是咸安区双溪桥镇中心小学的新校园。去年,咸安投入50万元,对该校实施“全面改薄”,1200余名农村孩子有了成长的乐园。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崇阳。肖岭乡肖岭小学是该县第一批“改薄工程”对象,专项资金到位快、监督督办力量强,工程很快交付使用,连续3年生源流失的村小学,今年首次出现学生回流。

  与“改薄工程”同步推进的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山县黄沙铺镇开展“专递课堂”试点,“联校网教”获得省教育制度创新奖;崇阳县铜钟乡开展“同步课堂”试点,这里的孩子可以和市实验小学学生同步上课……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接入互联网学校数515所,配备“班班通”设备4308套。

  “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达122.2亿元,基本完成全市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建成219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学校,462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提升,六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整体通过了省级督导评估验收,其中赤壁、嘉鱼、崇阳、咸安通过了教育部检查认定,咸安区入选“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单位”。

  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政策兜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两个救助政策,重新燃起崇阳县港口村村民舒多亚过日子的希望。

  这两个政策是:因病致贫对象患重特大疾病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且取消起付线。

  两年前,舒多亚不幸全身瘫痪,已花了医疗费10余万元,不仅积蓄被掏空,而且因此借了外债,更紧迫的是后期治疗负担越来越重。救助新政给了舒多亚“意外的收获”。他一合计,像他这种情况,医疗费合规部分报销比例各级累计可达80%,每年还将获得最高7000元的救助,后期治疗负担大大减轻。

  类似的“意外”也发生在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身上。我市新建了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心,保证了凡是我市境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我市还将精神障碍患者免费纳入医保、社保、新农保范围,列入门诊大病管理,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实现了免费医疗和免费服药。

  除了政策救助,“厚道医院”的涌现也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周丽君是通城县里港村村民。有一次,她骑摩托车不慎跌破膝盖,因担心感染,径直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求静脉输液。   

  值班医生李关伟帮她处理好伤口后,耐心解释:“你已经打过破伤风了,不需要输液,换几次药就行了。”

  连续换了四五天药后伤口痊愈,共花药费32.7元。周丽君因此对县医院的“厚道”称赞不已。

  周丽君的称赞得到了“国家级认同”。通城县人民医院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年度最具惠民精神基层医院。

  基于“惠民精神”,“十二五”期间,我市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明显加快,“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建成120急救体系,市、县(区、市)、镇(乡)三级急救站启动运行,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五一十”工程叫响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开放……文化惠民,垒砌城乡居民精神家园

  曾国候曾是崇阳县青山镇的“上访专业户”。他作的一首打油诗最近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跳舞好、跳舞多,农村妇女落了窝,青年不吸毒,闲时不赌博,婆媳不争吵,邻居都和睦。”

  这首打油诗,生动地反映了我市农村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崇阳县港口乡畈上村,8名村办幼儿园教师主动请缨,担任“义务辅导员”,组织3个组的村民跳广场舞;嘉鱼县陆溪镇藕塘村,成立了由200人组成的金泉农民艺术团,多次在市县农民文化活动比赛中捧回奖杯;咸安区组织14个乡镇办场举办广场舞大赛,上百支广场舞队伍活跃乡村,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在农村,一片片喜人景象,是“一五一十”工程结的果。

  “鼓起了钱袋子,还要充实脑瓜子。”回应群众期待,我市各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扎实开展“一五一十”工程。以文化广场为中心,拓展平台和阵地;以文化中心户为支撑,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以特色文化墙为窗口,可视化宣传价值导向;以发展文体活动队为抓手,丰富群众文体活动……??“一五一十”工程,成就了我市一个叫响全省的文化品牌。

  在城市,一个个文化项目,是升华精神生活的助推器。

  五年间,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市博物馆、青少年宫、桂花博览馆、竹博览馆、地质博物馆、中国楹联长廊等一大批文化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五年里,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嫦娥》实景剧、《香城恋》、《千桥流水桂花香》等立足于本地深厚文化沉淀的剧目,成就了一座文化之城的基石。

  新增就业23万多人,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应保尽保,分享发展红利不落一人

  “自从在网上售卖后,我家的土鸡蛋销量比以前翻了一番。”

  今年5月,嘉鱼县鱼岳镇陆码头村村民胡曙光免费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特色电子商务培训班,随后便开始在网上销售土鸡蛋。他表示,等申请的8万元创业扶持贷款到位后,就着手扩大养殖规模。

  胡曙光生活的变化,得益于我市围绕“就业培训、创业扶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新建创业基地(孵化器)36个,扶持超过2.1万名大学生和市民创业,累计发放政府贴息小额担保贷款8亿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低保是民生之基。

  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村民周克强,妻子患轻度智障,三个孩子年纪尚幼,一直靠周克强打工为生。今年4月,周克强突发脑溢血,一家生活没了着落。

  经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审核公示等程序,7月份,周克强一家有3人开始享受低保待遇,每人每月可领到210元。

  “既做到应保尽保,又防止穿金戴银拿低保。”5年来,我市加大阳光低保力度,切实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衣、食、住,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让困难群众住放心房,是民生保障的应有之意。

  在通山县大畈镇长滩新村,22户富水库区移民说,我们现在的居住条件,不比城里差!

  以前,这些村民散居在山上,住的是残破的土坯房,“多亏政策好,有了危房改造工程,大家才住进新家。”

  五年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89412套,解决了30万户单位职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累计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7263户;五年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4958户,下达补助资金27106万元。

  五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154.9万人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加12.41万人、5.7万人,增长47.6%、30.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101.7万人;全市推行“五险一票征缴”,将职工基本纳入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范围,2015年征缴分别达到6819万、5000万和2800万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118万元、3400万元、1996万元。(记者 陈新 王远远 通讯员 潘勇 冯国瑞 张曙)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两节临近民政部发文要求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下一篇: 咸宁市区居民生活用气实行阶梯价 一档2.18元/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