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辉煌“十二五”⑦]咸宁改革开放新突破取成效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12-31 08:12:00

  “咸宁市的工作创新点多、突破点多,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段话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给予的肯定。

  五年来,我市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让咸宁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综合优势日益提升。

  改革开放,让咸宁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

  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

  “原来要花几个星期跑3个部门办证,现在一个窗口就全部搞定,这样的服务真是贴心。”日前,提起今年8月在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结工商、质监、税务三家单位登记手续,领到“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时,咸宁市嘉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次创新”的改革,改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成立于2010年的市政务服务中心,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继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收费“一表制”等改革举措后,2013年下半年起,我市强力推进政务服务 “二次创新”,所有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原部门一律不再受理。

  市人社局将以往的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五类险种窗口合并后,全部“搬”进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彻底改变了过去社会保险多头登记、多头经办、分散式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办事不方便等问题。

  温泉公安分局把城区4个派出所的户籍、身份证等业务都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的公安窗口办理,让群众办事更集中、更快捷、更便利。

  水、电、燃气等报装业务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后,申办者只需走进“一个门”,填妥申请表,便可在规定期限内安装到户。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国承说,“二次创新”既要做加法,把审批和服务项目集中到中心;更要做减法,简化审批项目,缩减办事环节和时间。

  先是减少审批项目。对市直60多家单位申报的1325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分9大类进行了清理,共取消、暂停、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731项,减少比率55.2%,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下降到87项。

  减少工作日与审批环节同步进行。凡不需要现场踏勘和专家评审的事项,一律作为即办件,当场办结。清理后的即办件占市级审批和服务项目的80%。承诺件每个事项流程精简为受理、审批、制证、发证四个环节,严格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领证。

  针对过去审批各自为政、群众多头跑的问题,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三证联办窗口”,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联审联办系统,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张总表申报、一个网络审批、一表制收费”。

  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今年11月底,重新公布的《咸宁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将市级涉企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目录,以清单的形式汇集成册,“晒”在了阳光下。

  如今,市政务服务中心每个月办理即办件和承诺件总量达5万多件,办结率100%,中心成为真正的“市民之家”、“政务超市”。

  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

  “如果没有‘政银保’的融资方式,就没有公司今年销售收入逾2亿元的好业绩。”10日,咸宁瑞雅毛巾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友伟对市政府联合银行机构,通过“政银保集合贷”方式帮助企业落实4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扶持企业发展充满感激。

  为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去年年初,市政府结合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采取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按3:2:5的比例共同分担风险的方式,为小微企业量身订制“政银保集合贷”专属融资产品,进而实现了与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无缝对接,打通了一条小微企业“进得来,贷得到,贷得快、贷得省”的新渠道,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注入“强心剂”,提供“源动力”,不仅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贷款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贷存比超过60%,有43家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100家企业在展示板挂牌,而且咸宁也因此连续2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州第一名。

  这仅是我市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获得感”之一。

  五年来,我市在扎实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政务服务创新、纪检制度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信访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同时,赢得了多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多点突破,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75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方面,我市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主动权,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优化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市域金融工程建设等,不仅推动各县市区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而且力助咸安、赤壁基本建成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通山、崇阳成为省级县域金融工程示范试点县。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我市按照“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的创新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促使98家科技型企业先后与清华、武大、华科大等56所高校103名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方面,我市在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分类改革的进程中,完成了对市区职业学校的集中整合入园,形成的《“一五一十”创建出美丽家园》经验被中宣部录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在深化生态建设领域改革方面,我市通过编制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和推动项目库实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全省首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区(通山),有2个村入选国家级生态村、10个乡镇进入省级生态乡镇、67个村成为省级生态村。

  扩大开放催生投资洼地

  “我们将以最大的决心和诚意,为各位有识之士的创业创新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让大家投资在咸宁、发展在咸宁、舒心在咸宁、满意在咸宁。”19日,市委书记李建明率团赴香港开展经贸考察、慰问在港湖北乡亲期间,对客商发出的邀请和承诺,当即得到热烈响应。

  万维数码集团董事长李应樵表示,将在已注册湖北(咸宁)万维公司、制订科技新城详规、开展项目落地前期谈判的基础上,于春节前组建专班进驻咸宁,确保签约项目早落户、早建成、早见效。

  与万维数码集团达成投资合作协议,仅是我市坚持“以情引商、以诚引商、以商引商、全力护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催生投资热潮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市围绕“请进来、走出去、促交往”的工作目标,以搭建引资平台、优化服务方式为重点,积极抢抓“一带一路”、“ 一江一城”等重大战略机遇,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借力发展,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创业,扶持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发展。

  截至目前,前来我市投资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家。全市累计引进项目2820个,落实到位资金2728.7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与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贸易往来,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个;外商直接投资以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跨越发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亿美元。

  为把企业和项目“请进来”,我市精心构筑引资引智平台,持续举办“中国·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积极组团参加鄂港经贸合作活动、厦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和深圳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大型经贸展会的同时,积极对接大武汉、服务大武汉,通过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咸嘉新城飞地经济区、咸宁临江产业园、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南·科技城”和武汉经济开发区“咸宁工业园”的建设。

  为支持企业“走出去”,我市在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定向培育、重点帮扶的同时,积极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参加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青岛国际博览会和哈尔滨中俄博览会等,引导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壮大出口主体,外向型企业贸易额以年均19.7%的增长速度,完成出口贸易16亿美元,较“十一五”时期增加了3.1倍。

  为拓展对外交往渠道和领域,我市在与岳阳、九江、安庆达成《咸宁共识》,推动友好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落实的同时,以推进经济转型和旅游开发为起点,与韩国江原道太白市就进一步加强政府交流以及民间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达成一致;以“一带一路互联、万里茶道共赢”为主题,以“贸易开拓,文化先行”为特色,实现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亚欧国家的茶类经贸合作;以资源和市场为纽带,与匈牙利威莱士艾及哈兹市达成水果白酒和红酒贸易合作等。仅今年11月在赤壁召开的2015国际茶业大会,就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比利时、德国、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使节、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近500人参加,进一步密切了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香城泉都的知名度、美誉度空前提升。(记者 柯常智)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咸宁推行纳税信用贷 为中小企业开辟新融资渠道
下一篇: 李建明进校园作专题报告 三个不同视角交流探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