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建成各类生态农庄178处 资源共享种养兼顾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焦元德、朱静报道:鱼塘、野兔、野猪、野鸡、果园……这是笔者近日在通山县洪港镇杨林村一处山垅间,看到“九宫森源”生态农庄的情景。
“九宫森源”农庄负责人王定群介绍,2011年,他们8户农民合伙投资,租赁承包山垅田地与山林面积1300多亩。又引进武汉启源经信精贸公司合股投资1000万元,建成山羊、野猪、野兔、山鸡、梅花鹿等禽畜圈舍3000平方米、鱼塘50余亩,栽植杨梅、枇杷、桃李、樱桃等绿化果树3万多株,绿化荒山700多亩。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力争5年后建成集垂钓、休闲、狩猎、玩乐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通山是一个人平拥有8亩山林的山区县,山峦起伏、山垅连绵。近年来,通山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致使很多山垅田地种植庄稼受到野猪侵害,造成山垅田地荒芜较多。
该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流转开发山垅资源,让撂荒的垅田垅地“活”起来,以此铺就山区村民致富路。“九宫森源”生态农庄就是盘活山垅土地、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发展精致高效农业的一个成功范例,对鼓励山区农民返乡致富具有引领作用。
闯王镇8个村3000多亩荒芜山垅流转建成农业开发示范基地。龟墩村合作社理事长周学龙在荒芜山垅上建起了1500多亩绿化苗木基地、100多亩龙虾池、50多亩鱼塘,还兴建了养猪场;富民牧业公司经理胡宝江将刘家岭村400多亩山垅建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成为该镇休闲观光农业的亮点。
山峦起伏好风光,山垅开发建农庄。“荒垅、荒山”变成“绿库、富坑”,成为通山县开发绿色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目前,该县已建成各类生态农庄178处,总面积达7.6万亩,带动村组集体年增收350多万元,吸纳农民就业1780人。
编辑:hefan
上一篇:
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 通缉十名电信网络诈骗犯
下一篇:
小康路上手拉手——通城县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
相关新闻
-
开发"三沿"做活"三带" 刘家岭村因地制宜兴产业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伍仪武、吴颖报道:日前,笔者在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细庆正冒着酷...
-
通山着力打造中部"绿心"先行区 山通水富遍新村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刘文景、程慧、特约记者陈卫民、李江湖、通讯员陈舒林报道:“不毛之地成绿荫,立根原在石头...
-
通山县域经济换道超越 加快转型实施品牌战略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程良万报道:11日,湖北(通山)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实验室理化准备间内,技术...
-
通山成立村级综合服务社 畅通供销"最后一公里"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阮海棠)8月10日,通山县厦铺镇西湖村综合服务社正式开门营业,令全村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