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易地扶贫搬迁拔除穷根 "跳出深山"落地生根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凡、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丁四海报道:11日,在崇阳县石城镇陶瓷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年初搬迁入住的汪动英感慨不已:“拎包入住新居,解了一家子的燃眉之急!”
汪动英是石城镇新桥村2组村民,因患重病家境萧条。去年“6·02”洪灾,家中被洗劫一空,瓦房摇摇欲坠成危房,一家五口“无处安身”。她被纳入首批异地搬迁安置户,今年二月如愿“洗脚上楼”。
汪动英还在安置点旁的餐馆谋了份差事,老伴在镇上做杂工,再不用“守在一亩三分地上,一年几百斤谷子望天收”。
对汪动英这样的特困群体和家庭人员较少的贫困户,崇阳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额买单,贫困户拿钥匙直接入住,享受居住权,房屋产权归政府所有。
易地扶贫搬迁,拔除贫困人口“穷根”。崇阳贫困人口10424户、29513人,易地扶贫搬迁3780户、12054人。在科学甄选后,依托中心村安置、小城镇安置、乡村旅游安置、移民新村集中安置、集中供养安置、自主意愿分散安置等六条途径,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全覆盖。
该县采取“政府主导、广泛宣传、群众自愿、政策激励、有序推进”的办法,对所有易地搬迁户进行分批实施,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2016年计划搬迁2248户,2017年搬迁1532户,2018年转入同步搬迁。
石城镇的易地搬迁探索并非个例。青山镇采取“政府主导,集中自建模式”,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建房补贴,搬迁对象按要求自行建设;白霓镇大市村采取“打破界限,异乡搬迁”模式,县里统一规划和完善配套,群众采取招商代建办法,在异乡落户;浪口村实行“村企结合,依业立村”模式,依托三特浪口度假区,企业控制规划、政府奖补引导、村民自主施工,建设旅游新村。
崇阳县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让“跳出深山”的移民落地生根,“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对接省级平台、加大政策融资、整合住建、水利、民政等部门项目资金,挖掘市场潜力,开发“安居贷”金融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向贫困家庭发放建房贷款,三年内由政府负责全额贴息。目前,该县已整合资金1.4亿元,用于搬迁户和基础设施建设。
编辑:hefan
相关新闻
-
崇阳32本农家账簿折射农村变迁 被省档案馆收藏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王凡、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甘明强报道:25日,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村民沈怀德的32本“生活账...
-
崇阳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式运转 统一部署设置机构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龚博 沈忱)近日起,崇阳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式运转。 该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设置机构,...
-
崇阳县领导到县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 真情解民忧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陶然报道:为切实解决来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8月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杭莺来到县信访局...
-
烈日下的坚守 用辛勤汗水浇灌美丽崇阳
气象台7月26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气温达40℃以上,请注意防范!”随着夏日的深入,气温也一路飙升。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