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回乡资本下乡 贫困山村崛起柃蜜小镇解码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马丽娅 特约记者 胡向晖 汪佳
贫困山区崛起柃蜜小镇,是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童话”级现象,也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范式”级参照系。
柃蜜小镇,成为网红热词和旅游新宠,5月初开园以来,吸引了武汉、长沙、南昌等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国外游客20万人次。
走进柃蜜小镇,记者最大的启悟是:
一个奇迹。
一个可以复制的范式。
解码一:能人回乡,资本下乡,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最快动能转换。
脱贫攻坚,千年难题。
非常之事,得有非常之举、非常之能。
两年多时间惊艳崛起,其速度和能量从哪里来?
柃蜜小镇告诉人们:能人回乡,资本下乡!
沈亚明是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本乡本土人。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15年,在地方党组织的召唤和乡亲们的期盼下,沈亚明和兄弟沈亚军等毅然决定回乡发展。
理由很简单:“在外搞不如在家搞。万一投入的资本收不回,那也是落在自己的故乡,值得。”
从2015年7月投入资本1.2亿元注册成立尚禾集团公司至今,仅两年多时间,畈上村从一个边远偏僻、无人问津的贫困村,蝶变为引人关注的旅游名村。
柃蜜小镇崛起后,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董事长沈亚明,他成为十乡八里老百姓念兹在兹的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一大批人已完成了原始积累,象沈亚明这种人和这等规模的资本,哪个村没有?
归来吧,能人;下乡吧,资本。
解码二:政府的手,市场的手,不管是哪只手,都需要能人和资本这个抓手。
“党的扶贫政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是柃蜜小镇孵化和成长的气候土壤。公司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扬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董事长沈亚明说。
“政府的手”很强,但也有“够不着”的一面;“市场的手很大”,但也有“抓不了”的地方。
能人回乡,资本下乡,就有了“够得着”、“抓得住”的支点和落点。
尚禾集团公司与村支部合署办公。社会主义价值观、农村文化、乡风家风宣传语赫然在目,成为景区“灵魂”。
柃蜜小镇的发展,凝聚了省、市、县、镇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心血汗水。该镇是全国乡村扶贫重点村,咸宁市“211”重点建设项目,是市委市政府“两山”思维和“双带”战略的重点节点镇。
畈上村是一块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大革命时期,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在此牺牲并长眠于此。陈寿昌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咸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政府的手”也好,“市场的手”也好,需要能人回乡、资本下乡这一“抓手”。
解码三:不忘初心,牢记初衷。一个企业,从哪里出发,到什么地方,事关前途命运。
“没想到过去破破烂烂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人来人往的景区!”村民沈进良感慨。他家紧挨尚禾集团公司大楼,又位处红色木屋群景区边,是“沾光”最近的户。目前二层楼房装修一新,靠养蜂和务工收入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告诉记者,柃蜜小镇旅游热了,村里30多家农家乐和超市应运而生,产业链拉长了,全村每家每户都有了“来钱的门路”。
沈亚明有“两次出发”:一次是走出山村个人发财;二次是回到家乡一起发展。
公司针对畈上村现有贫困家庭56户、贫困人口202人整体脱贫出列情况,开展公司+多层次精准扶贫模式——
为全村农户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年支付总工资约240万余元;
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除国家政策兜底外,公司给予每户每月100-300元的兜底帮扶。每学期给予贫困学子对口资助;
创办产业精准扶贫合作社,公司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60多万元,青苗补偿约120万元;公司盈利后,每年抽出一定比例回报土地流转农户;
给空巢老人定期或不定期送钱赠物,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为村民提供更优的医疗环境……
“我们回来,初心和初衷就是改变家乡,共同富裕。”
一串串的数字,一件件的实事,让乡亲们倍感温暖。曾经说他“吹牛”的人服气了,过去怀疑的目光没有了。
“全面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沈亚明说,“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担当里,把个人的命运与广大群众的命运连在一起,这既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编辑:shaopeng
上一篇:
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下一篇:
咸宁市2018年环保世纪行启动 攻坚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