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乡贤” 多了和谐
4月3日,走进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甘家湾时,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湾子入口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朱红大字镌刻在圆润大石上;文化墙上,刻着“甘家湾溯源”、“甘家湾历史名人”、“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湾内,三字经、乡规民约以及礼仪仁义、孝德友善的口号、标语随处可见。
“这些标语,都是我们村的甘学辉老人写的。”村民们介绍,甘学辉今年85岁,是原路口区粮食所的退休干部,也是乡贤理事会的成员,平日里不仅能义务帮大家书写对联、标语,还是村里的“调和剂”,一些家庭纠葛、邻里矛盾、土地纷争的问题,村干部一时解决不了的,他总能及时“摆平”。
“我们村的发展,离不开这样的乡贤能人。” 村支书甘卫民说,2015年12月,该村从口碑好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和能人大户中选拔了9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前辈,成立了“老康甘家湾乡贤理事会”,充分发挥他们在调解矛盾、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用乡贤文化守望乡村文明,促进乡村和谐。
去年冬,村里打算筹资修建一座道光年间遗留下来的祠堂古桥,一是方便村民出行,二是修复古建筑。乡贤理事会在微信群里发出信息后,村民们立马踊跃筹资。一个去年刚结婚欠债几万元的小伙子知道后,也马上寄给村里500元钱。村里知道他经济困难要退给他,他坚决不肯。最后,不到两天时间,古桥筹资5.8万元,很快修复竣工。
对于乡贤的贡献,5组村民甘圣华说:“他们对村里各种矛盾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着门。他们参与乡村治理,既可化解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能处理事关乡村发展的大事儿,就像是村里的‘定海神针’。” (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娅 特约记者 汪姝琴 汪佳)
编辑:luoxunyang
上一篇:
下一篇:
缅怀逝者更要关爱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