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山灵韵地
神奇的北纬30°线划过长江中下游南岸,鄂南边陲,在逶迤的幕阜山中段北麓,有一片绝妙的山水,宛如一幅奇妙瑰丽的水墨丹青,向人们缓缓拉开仙气氤氲的襜帷。这里碧波荡漾,山清水秀;鸥鸟翔集,绿树成荫,花开四季。这是欲说还休的江南情愫,这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乡愁。大自然的神奇孕育,造就了这一方美丽动人的灵韵湿地。这,就是湖北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点赞。
崇阳青山湿地,好一片美丽的土地。这里山水相依相连,山为载体,水为筋骨,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湿地公园内的青山水库水面辽阔,碧波万顷,周围被金柜山、白崖山等青山环抱。青山水库的水是崇阳“新四景”之一,湖中大小岛屿500多个。在这片区域里,还拥有商周文化遗址、三国吴主孙权庙,千年青山洞,“地下龙宫”大泉洞,天灵山万亩生态园,圣人禅寺、荆龟寺、百泉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水库水岸线迂回曲折,泛舟湖上,微风徐来,水波荡漾,一湖梦青山,令人格外惬意。优美的湖光山色、湿地景观,使得青山水库成为湖北最美的水库之一。丰富的自然景观,优美动人的传说,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胜宝地,八方游客心驰神往,纷至沓来。
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勤劳的人民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二十世纪70年代出土了国内仅存的商代铜鼓;19世纪创作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双合莲》和《钟九闹漕》,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近代以来,这里曾经诞生了京剧艺术创始人之一、徽班名伶米应生;前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外交部长、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国务院参事吴藻溪等优秀人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恒、王震、陈寿昌、张体学等曾在这里战斗过,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独具风格的地方剧种崇阳提琴戏在村头巷尾响起,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在这咿咿呀呀的提琴腔调中,咀嚼着生活的芳香和岁月的绵长。
湿地,“地球之肾”;而青山湿地,是崇阳县治天城的“城市绿肺”。湖北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248.7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29.5公顷,湿地率达到54.69%。共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传教育区和综合管理区。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同意崇阳青山湿地公园作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造。2016年2月,崇阳县成立了湖北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设立了青山水管局工作站和大泉洞工作站,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办公设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正常保护和管理青山湿地公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按照“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思路,崇阳县委、县政府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移民等部门项目资金,精准发力,投入近亿元资金治理青山库区山水环境,积极开展湿地公园保护性生态恢复、生态旅游工作。按照“市民安全饮水的源泉、湿地动物栖息的天堂、湿地科普教育的课堂”这一功能定位,崇阳县将青山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划为不可触碰的“红线”。关闭了库区和上游地区大型养猪场;对地处湿地保育区范围内的水库村进行整体搬迁;把库区周边的山林纳入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全面封育;积极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青山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体系建设,使青山湖碧水长空青山绿,空气更加清新怡人。
灵山秀水,自然风物,是大自然对崇阳人民最丰厚的无私馈赠。崇阳县政府和周边群众始终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保理念,多管齐下,细心呵护并利用好这块湿地。一是整合部门资金,实施林地绿化和湿地生态修复;二是广泛开展湿地科研和知识宣传;三是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制定了《湿地与环境保护村规民约》,与周边3个乡镇5个村共管、共建、共享湿地资源;四是加强科研监测体系建设,共设立水质、土壤、水文、植物、鸟类监测点20个,定期进行监测数据汇总统计分析;五是把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每年给周边林农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青山湿地公园管理处还在公园边界埋设界碑界桩330块,建起了一座科普宣教馆、一条文化长廊;完善公园鸟瞰图、功能分区图、资源分布图、公园导览图、实地宣传牌以及珍贵花木挂牌67处,构建了完备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体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湖好水助致富,绿水青山闪“金光”。如今的青山国家湿地公园,已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青山绿水,正化作金山银山,回馈给库区人民以丰厚的绿色“红利”。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这是自然的馈赠,这是人民的嘱托,这是追梦的号角,这是历史的使命。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围绕“保护、利用、提高”三大主题,持续改进基础设施,弘扬生态文明,打造湿地品牌,造福崇阳人民。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村更美;让青山湖这颗明珠在南鄂大地上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舒浩武)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多措并举完善出境游安全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