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供销社牵引作用 助力农民供给侧改革
○ 赵显院
供销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具有贴近“三农”、服务“三农”、促进“三农”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供销合作社如何适应“三农”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走出一条与农民利益联系更紧密、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发展路子。咸宁市供销社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总揽全局,注重发挥供销社合作、市场、网络、利益牵引作用,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一、发挥合作牵引作用,助力适度规模经营。当前,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生产的规模化必将加速发展并呼唤服务规模化及新型服务主体与之匹配。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党和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自身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几年来,咸宁市供销合作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涉农企业,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形式,使土地经营相对集中,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的小农经营方式,规模化种植,形成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2.61万亩,土地流转8.38万亩,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服务面积14.63万亩。要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引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独特作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示范发展。一方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效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培养一批农业经营能手,逐渐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完成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7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8家,省级示范社31家。
二、发挥市场牵引作用,助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发挥供销合作社产业类别和经营主体众多的独特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中,通过打造具备“耕、种、管、收、加、贮、销”系列化服务功能的“三农服务中心”等经营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全程化土地托管服务,建成了一批以嘉鱼康凯、赤壁曙光、咸安利民、通城惠民、崇阳强龙、通山板桥等为代表的赋有特色的“三农服务中心”;通过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权联结,做强做大通城中药材公司、赵李桥茶厂、锦山茶叶、嘉鱼绿丰和富德蔬菜等社有企业实力,大力提升茶叶、药材、果蔬等加工企业实力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农村电商吸引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村多种产业主体的融合发展;供销合作社可以更有效地延伸经营服务链条,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来践行强农富农的发展宗旨。
三、发挥网络牵引作用,助力新型业态形成。随着“互联网+”流通不断深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大势所趋。发挥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网络较健全,点多面广的优势,依托市供销社民悦电子商务公司,重点开展农产品电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定量”。构建以供销电商平台为龙头、以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依托、以基层供销经营网点为终端、以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的供销社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打造全新的“网上供销社”,全市供销社系统有近500家村级综合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基层社和社有企业等经营网点成为了供销电商平台的终端。深入推广“电商平台+县级运营中心+基层供销经营网点+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3+N”模式,拓展经营性服务,实现全系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线下的实体网点优势转化为现代流通市场的竞争优势,让分散的生产和需求突破时空的界限,实现供需高效对接,资源合理配置,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助力传统网络焕发新生。2016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电商平台完成交易额11.3亿元。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进程将加快步调,“农业嘉年华+智慧农业+休闲娱乐”等创新发展模式将遍地开花,农民将分享更多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加强与中百集团等大型流通销售企业的全面合作,引进省供销社电商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农超对接的共同体。全市供销社系统基层网点对中百集团全面开放,工业品进入供销社经营网点向农民销售,各类标准化的农副产品也摆上中百超市的货架。探索联合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种资源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利用“裕农易贷”和“供销合作发展基金”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添加“润滑剂”和“助推剂”。供销社联合建设银行已建成村口金融服务站点300多家,发放“裕龙卡”近6万张,第一批全市供销系统提出“裕农易贷”申请的客户96家,拟贷金额5990万元,已发放1460万元。
四、发挥服务牵引作用,助力农民持续增收。供销合作社要在众多为农服务组织的竞争中站得稳、立得住,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规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始终扎根农村,面向农民提供服务,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78309户,帮助农民增收12.1亿元。提升流通服务水平。突出解决农村三、四级物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这将有利于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流通服务水平,有利于流通网络建设及流通服务方式的创新,对于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及电子商务发展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创新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成为扶贫脱贫中的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与资源优势,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发挥行业特点,切实做好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全系统将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做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咸安区社依托坤元第五季、向阳湖金隆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嘉鱼县社依托康凯专业合作社,建设粮食银行,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为一体的合作体;赤壁市社依托康华物流园,突出解决农村三四级物流;通城县社依托下属中药材公司,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崇阳县社突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通山县社依托县内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特种养殖业。此外,还可以发挥“供销e家”“香泉民悦”等各级电商平台作用,依托电子商务助农脱贫。
(作者系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赏花经济别成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