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时评 >> 正文

让“隐形冠军”飞起来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5-15 22:10

  今年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施“工业千项精品工程”,提升装备制造、品质质量、绿色发展等“五大水平”,培育形成100家以上国内“隐形冠军”和30家以上国际“隐形冠军”,推动全省制造业转型发展,振兴实体经济。近日,咸安区对全省32个质量提升行动示范区项目之一——咸宁人造板质量提升工程开展调查研究,认为提升人造板质量,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内“隐形冠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筚路蓝缕,人造翅膀初具雏形

  筑梦路上永不放弃。咸安有山地10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8%,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54%,用材林占森林面积的85%以上,发展森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86年咸安境内有竹木加工点近200家,竹木加工厂15家,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竹木工艺品、竹木复合板、木制家具等。20世纪90年代初,上述企业因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相继停产。1992年8月,咸宁市与德国ACE公司合资,引进德国技术、设备,成立咸宁市宁德中密度纤维板厂,年消耗木材5万立方米。

  逐梦路上坚定前行。2001年,以木材为原料生产地板的绿洲公司、巨丰公司成立,与宁德中密度纤维板厂组建巨宁森工集团。通过不懈努力,巨宁森工产品结构也由单一的中密度纤维板发展到拥有中、高密度纤维板、木地板、木门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年产中、高密度纤维板40余万立方米,强化复合地板500万平方米,企业年产值由5000余万元发展到近4亿元,企业规模发展到拥有五家子公司的集团企业。

  筑巢引凤初见成效。2009年咸安区抢抓政策机遇,在全国率先成立现代林业森工科技产业园,重点扶持森工产业发展,延伸和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在巨宁森工的带动下,咸安森工产业园先后吸引10多家下游用板企业及产业配套企业落户,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商家先后进入咸安投资办厂。产业园建成从基材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涵盖地板生产、浸渍纸制造、纸箱包装等方面,巨宁、澳森、风神蓝鸟、迈思德、美丽家园等一大批地板品牌声名鹊起。

  披荆斩棘,人造翅膀羽翼渐丰

  一花独放不是春。经过多年发展,森工产业园内已由巨宁森工的单打独斗形成裙带多家松散合作型用板企业的森工产业集群,产业园从仅有的巨宁森工、澳森木业、恒顺木业发展到14家规模以上木地板加工企业,年产量已达到1500万平方米以上,总产值达到11.6亿元。咸安森工产业园已成为湖北地区人造板产业链完整、产业集中度高、产量大的现代林业产业园,正在逐步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地板加工基地。

  花开多朵竞芬芳。质量筑基,深耘市场,咸安人造板企业坚持环保为先、不产劣质板、不搞恶性竞争。经过研发,多家企业所产木地板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实现表面耐磨≥6000转、甲醛释放量E0-E1级、地板合格率98%以上的家用一级板要求。汉邦木业、爱尔木业、柏尔雅木业等为行业中高端品牌贴牌生产,如安信、西塞罗、燕泥、左岸、福湘等。咸安人造板行业已经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北名牌4个,市政府质量奖1个,产业园所产木地板已成为“咸宁质造”代名词,广受各地客户喜爱。

  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家企业已经建立立足湖北、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其中巨宁森工在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8个省市建立纤维板销售点,所产强化复合地板销往全国,今年8月进口生产线建成后,巨宁地板将会出口海外。汉邦木业在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建立销售点,为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企业供货。柏尔雅木业已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建立销售点,并为恒大、万科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直接供货。爱尔木业在湖北省有70多家专卖店,湖南、河南、陕西各有30多家专卖店。其他人造板企业也已走向全国。

  破风翱翔,人造翅膀束缚重重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突出。人造板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地板市场突出表现为“三乱”:质量乱、标识乱、价格乱,劣质地板严重搅乱了市场秩序,误导消费者,使诚信经营企业深受其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500余个地板品牌,三无伪劣产品占据其中70%以上,尤以安徽、山东等地生产的木地板冲击最大,其价格只有20—30元/㎡,不及咸安生产木地板价格的一半,质量低劣,造成消费者受害、企业受伤。

  质量管理控制不严。在质量体系认证推行过程中出现应付审核、只为发证现象。参与人造板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的企业虽有10家已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但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达到常态化要求和标准化要求,无健全的管理制度,企业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欠缺、质量监控手段薄弱。参与人造板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的12家人造板企业,其中8家企业检验室设备较为完善,已开展出厂检验,有专业检验人员,但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管理落实不严,导致产品平均合格率不稳。

  企业发展各自为战。咸安人造板行业虽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湖北名牌,在全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是品牌知晓度低、中小企业实力羸弱。人造板行业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倾向较强,难以为产业生产工艺以及质量升级提供整体性动力。大部分企业缺乏高精尖人才,研发能力弱,导致无法及时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设备更新投入巨大。为了开发个性化产品、提高产品品质,企业要对设备更新换代,而设备改造就要占据利润空间的很大部分,同时企业技改升级财政奖补资金很难覆盖到人造板企业。据柏尔雅木业测算,每年该企业投入在设备更新的费用占据其利润空间的30%—35%。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测算,铁路运输比公路便宜四分之一,水路比公路便宜三分之二,但因咸宁市铁水物流使用率低,物流成本并未实质性降低。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运输效率低。物流体系不发达,推高人造板企业运输成本。如汉邦木业在长沙运货至昆明成本为13元/㎡,而从咸宁运货至昆明则成本高达18元/㎡。

  去疴除缚,人造翅膀展翅待飞

  扶优限劣净市场。规范人造板市场秩序,支持人造板企业诚信经营,联合工商、质监、公安、科技等部门开展“三乱”治理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三无”产品行为。建立质量诚信体系,逐步实现质量诚信评价体系社会化,加强质量诚信评价专业队伍建设,建立质量诚信评价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强化人造板知识产权意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专利和注册品牌商标,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成果推广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加强监管促提高。开发完善政府质量监管系统综合业务软件,采集地板企业综合质量监管信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建立质量信息的定期发布制度,在媒体定期公布“红黑榜”,发布产品质量报告,指导消费,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制定企业标准化质量提升内部管理流程图,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督促企业建立从研发部→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度,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加工→成品入库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防止并克服有章不循、循章不严的“两张皮”现象。规范企业实验室检测,强化质量管控。

  抱团发展抢商机。支持企业成立人造板产业联盟,集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与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联合各方面资深专家开展一系列科技政策、金融财税政策运营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与知识讲解,召开行业沙龙、产业技术路线发展研讨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技术成果推介会、经验交流会,打造行业深度交流的渠道。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成立产品研发中心,对防水地板、E0级板材等新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政府应尽快出具创新联盟的管理办法,并出台支持政策,帮助产业联盟降低运营成本,严格控制产业联盟成员数量。

  政策奖励助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对人造板产业技术联盟开展的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率。鼓励企业创先争优,对技改升级、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并取得相关认证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对企业及时完成人造板质量提升工作进行财政奖补。鼓励科技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在鄂转化科技成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双向融合、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强名优品牌的扶持,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森林认证”“湖北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的企业品牌要加大奖励力度。

  物流加速降成本。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快多式联运枢纽设施建设,减少换装环节,发展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无缝衔接。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快速发展,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形成我省范围跨行业和区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湖北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大企业盈利空间。

  咸安区政府调研室

编辑: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