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时评 >> 正文

坚决落实好改革“最后一公里”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8-16 21:17

  核心观点:大型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以来,赢得了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我作为咸安区委书记、深改组组长,既是深化咸安改革的引领者,也是落实咸安改革的推动者,因此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发展定力和改革定力,带头亲力亲为抓部署、敢闯敢试抓推进、真刀真枪抓落实,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智慧,形成改革合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坚决促进各项改革落地生根。

  第一,对标定位取大势。一是上下贯通。上接天线、吃透上情,下接地气、摸清下情,确保改革精神第一时间传达、改革工作第一时间部署、改革任务第一时间落实。今年来,我们紧盯上级部署要求,先后召开2次专题区委常委会、2次区深改组扩大会议,传达精神,统筹谋划,研究部署,为改革凝聚了共识;结合咸安实际,在层层讨论、摸底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年的3大类别80项改革项目,为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蹄疾步稳。今年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体制等6个方面57项承接类改革以及国家、省级8项试点类改革,积极做好15项本级特色改革,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注意讲究智慧和策略,注重经验总结和方法提炼,善谋善断,善作善成。三是量质兼取。始终牢记和扛起“四个亲自”份内之责,主动对标看齐,主动定位谋划,主动补齐短板。同时,要注重质的提升和突破,一级抓一级,层层求实效,打造咸安改革样板,积累咸安改革经验,展示咸安改革智慧,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

  第二,对表聚力争朝夕。当前,咸安改革蓝图已经绘就,战斗号角已经吹响,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就是抓落实。一是形成化一为十、撒豆成兵的裂变效应。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干,一方面,要带头抓学习,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对照中央改革精神,对照上级决策部署,主动自觉反复学,原汁原味深入学,结合实际贯通学。另一方面,要带头抓落实,坚持重心下移、精力下沉、脚步下地,带动各级领导干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二是形成齐抓共管、纵横到底的工作格局。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建立重点项目领办机制,今年区级领导累计领衔包保17个重点项目,就是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压实改革责任,形成群雁效应。建立定期述职机制,每次改革重大会议,明确要求重点项目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汇报,就是要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将改革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建立联合督察机制,明确区改革办、24个专项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联合督察、专项督察,就是要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建立一线办公机制,先后深入一线调研督办深改工作20余次,就是要树立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形成步步紧逼、锐不可挡的强推态势。当前,全区80项重点改革项目全面发力、次第开花、多点突破、纵深推进。要强化战斗作风,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扫除一切颓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冲破一切桎梏,挂图作战,跑表计时,高位压进。要健全容错机制,鼓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着力破难题、解风险,攻坚制胜。

  第三,对焦调频惠民生。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咸安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展不够,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改善。二是坚持民生导向。要优先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要加快推进教师教育、公立医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城乡医保等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三权”分置办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幕阜山区绿色产业带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工作短板,推动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生。要加快推进耕地河湖休养生息、河湖库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坚持效果导向。要坚持用实际成效来评判改革,看改革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真正增进群众福祉。要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着力疏通堵点,破除痛点,打通关节,推动落地见效。要坚持务实创新,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改、大胆试,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成果。要坚持倒逼问责,强化作风督查和专项检查,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中共咸安区委书记、区深改组组长 李文波)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长明“无影灯” 严防“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