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新闻 >> 赤壁新闻 >> 正文

美景有界全域无疆 赤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纪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5-04 22:51

  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再到如今踏上“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之途,赤壁在全国发声,在全省发力,在全市树标杆,推动着赤壁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城市品牌型”发展模式转变。

  美景有界,全域无疆。赤壁的全域旅游“跳出旅游做旅游”,以旅游的视角来引领一座城市的转型升级。彰个性之风、策十面之力、谋百年之计、鉴千年之史、圆万民之梦,“全景赤壁”的美好形象正逐步形成。

  彰个性之风 造全域美景

  赤壁之美,美在史的厚重、山的秀丽、水的灵动、茶的芳香、人的淳朴。赤壁聘请国家一级旅游规划团队——北京巅峰置业立足于“传承历史文化、包蕴乡村风情、突出休闲度假”特色,绘就了“一心、两极、三景、四区”的旅游全新蓝图。

  用“国家公园”的理念,打造一个“山环水绕、城水相依”的城市休闲中心,构建中心发散、服务全域的“一湖两山”城市休闲集群;用“融合战略”的理念,打造与世界接轨的两大旅游增长极,构建以旅游城市品牌“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为核心的三国文化研学休闲集群及汤茶养生休闲集群;用“四季乡村”的理念,打造三大美丽乡村集聚示范区,构建“传承农耕、体验民俗”的美丽乡村休闲集群;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各大旅游景观大道及旅游休闲驿站,通过联动四大集群片区,形成“全城是景”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策十面之力 推全域共建

  赤壁聚焦“全域”求发展,旅游强市的号角一经吹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政府强力推动“六规合一”,促进部门联动,产业融合,旅游发展的强大气场迅速形成,强大力量正在汇聚。全市发展旅游的热潮势如燎原,相关产业纷纷插上“旅游”的翅膀。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架起了赤壁连接全国各大城市的快速通道,米字形高铁网络让中国81个城市4.38亿居民5小时内可达赤壁。赤壁交通大力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两年投资2.6亿元,改扩建长达220公里的旅游公路8条,238块旅游标识在各条城市干道、国道、高速公路全线覆盖。开通“免费接驾”旅游直通车,让游客可一部手机,轻松玩遍赤壁。

  住建部门秉承“城市即景区”的规划理念,投资2亿元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以城市出入口为“点”,打造旅游城市“绿色窗口”;以道路为“线”,打造旅游城市景观大道;以母亲河为“轴”,“借”山进城、“引”水绕城,打造古城休闲景观带;以城市公共绿地为“面”,以“一园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地一公厕”为标准,建设城市游园23座,导向系统全部实现旅游标准化;三年内在全市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0座;投资400万元建设特色站台50座,旅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品质逐步提升。

  旅游,让工厂变景点,让工人变“导游”。赤壁茶厂众多,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拥有华中地区最先进的黑茶生产制造线,其依托茶园自然生态景观,建成集“种茶、赏茶、制茶、品茶、学茶”为一体的现代化茶旅文化园,成为了一道旅游风景线,企业直接就业人口3万人,年接待茶道寻源专线游客近20万人次,年产值超过8亿元。

  旅游,拼的是“颜值”诱人;乡村,拼的是“资源”利用。为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旅产业绿色崛起,赤壁一直在引导乡镇从特色乡村休闲游中脱颖而出。为了精准培育乡村产品,该市采用“全域整合规划,重点区域先试”发展策略,引进浙江颐高集团,带入先进理念,采用1+2+N的发展模式(一个美丽乡村运营平台,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带动N个乡村共同发展),为美丽乡村实现“一村一品”提供范本并全域推广。

  赤壁商贸积极壮大旅游商品市场,与淘宝网,携程网展开合作,力推赤壁旅游产品的线上与线下同步营销。搭建“漫游赤壁”微信公共平台,实现赤壁休闲旅游产品与线路的即时推广。研发推出“赤壁宝宝”吉祥物等具有赤壁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商品百余种,用独有的“赤壁礼物”为赤壁代言。 (通讯员 肖琦)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赤壁中伙铺镇清理卫生死角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