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点燃致富希望—青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见闻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8-12 21:08:00

  青山镇,是崇阳县的移民大镇,也是省重点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全镇贫困户1282户3576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65户,其中集中安置124户。

  如何建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让贫困户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挪穷窝换新居

  7月28日,在崇阳县青山镇青山村冷水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施工、设计、协调等工作人员有序忙碌。

  冷水港安置点位于青山集镇黄金地段,距青山街仅500米,主要安置水库村贫困户和移民户、青山村居民,计划安置302户1135人,其中安置水库村贫困户81户。

  “新家就在集镇,楼下开商铺,山上有收入,整天乐呵呵。”这是库区贫困户刘雪羲对易地搬迁后的憧憬,也是该镇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

  在青山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主要是像刘雪羲一样的库区移民。打消移民顾虑、自愿搬迁,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首要任务。

  从入户调查摸底意愿到实地勘察选址,从房屋规划设计到调整集镇规划,每一步都广纳民意,按需调整,建设方案几易其稿,方才敲定冷水港安置点最终布局。所有集中安置房屋建设严格按照省、市、县相关要求,实施“交钥匙”工程。

  青山镇镇长丁细斌介绍,政府将新开发主街门店作为移民搬迁户的安置内容,每户一个门店,让一部分有经营能力的移民户自主经营脱贫,帮助移民户实现安居致富双丰收。

  得知安置点落户在冷水港,56岁的吴满意兴奋地说:“房子免费,住在镇上,吃饭、看病、孩子上学等问题都解决了!”

  置产业斩穷根

  记者翻阅搬迁户征求意见和调查摸底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产业发展”。

  为消除搬迁户的顾虑,青山镇搭建产业发展桥梁,鼓励贫困户参与产业建设,通过发展二产就业、三产多渠道增收。

  万亩生态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已引导37户贫困户入股经营,培训和安排81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43户贫困户新建产业基地860余亩,新建村集体经济基地6个、农家乐和家庭农场等4家,实现“公司、贫困户、村级集体”三方盈利。

  单个贫困户发展产业难以抵抗市场风险,为此,该镇在推进产业发展时,推出系列保障措施,列出系列保障清单。

  针对贫困户发展能力弱,缺资金、缺技术、缺信心等情况,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外出能人返乡、村组干部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建种养殖基地,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社,提升产业效益。

  水库村村干部组织24户搬迁户栽种楠竹450亩,入股村集体楠竹基地,协议正常收益后,每亩年保底分红500元,股份比例分红超过保底分红的,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

  在青港白茶基地,贫困户与青港公司合作栽种黄茶和白茶,第二年即可受益。为充分发挥龙头茶企的带动作用,该镇组织20户贫困户发展精品早茶100余亩,预计部门茶园明年开始盈利。

  建新区向未来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的同时,青山镇同步推进青山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建设安置点和青山新农村建设,共同组成青山集镇新区,逐步迈向城镇化。

  丁细斌指着集镇新区规划图告诉记者,按照目前青山工业园就业平均工资每天100元计算,如贫困户家庭有一人参与就业,即可保障5口之家正常生活。

  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定在青山工业园辐射范围内,考虑的就是,工业园3000余人的就业容量,完全可以确保每个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就近就业。

  就业是安居之基,向内要“容量”,向外要“增量”。青山镇利用优质水电等资源,积极引进一批如福尔康医用纺织等工业企业,可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

  同时,该镇通过对户直接扶持、合作发展产业、移民资金入股经营等方式,新建了一批产业基地。2016年,该镇流转土地,合作新建1000亩油茶基地,受益分配方案明确规划:所得收入用于支付移民人口的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

  目前,集镇新区的休闲娱乐设施、医疗教育机构、商铺农贸市场等建设正有序推进。移民的幸福生活,近在眼前。 (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 通讯员 许玉祥)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盘活资源兴产业--崇阳推进“三大百亿产业”发展
下一篇: 崇阳交通局整治交通市场秩序 处罚车辆30多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