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闻 > 崇阳新闻

聚焦"崇阳20个贫困村出列"系列报道之一:大岭村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9-27 21:09:00

大岭村产业扶贫基地

大岭村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编者按

  自中央、省、市扶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崇阳县委、县政府迅速谋篇布局,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一场硬仗、大仗来打响,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大军团歼灭战地指挥部”,不断“攻城拔寨”,加快脱贫减贫步伐,力争今年底实现20个贫困村出列,如今,这些村的精准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咸宁日报将推出系列采访报道,以飨读者。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河道正在用挖机清疏,新铺的桥梁正在吊装,河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发现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大岭村地处偏僻,山多地少,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000元,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是崇阳典型的贫困村、空壳村。全村贫困户62家,177人。

  不到一年时间,大岭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近30万元,6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村里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功能都得到健全和完善。其实,这一切变化,缘自市县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

  量身订做产业帮扶

  去年秋季,市政府办、工商局、外事办联合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大办民生工程,主抓产业扶贫,气象为之一新。

  村党支部书记吴宏军说,在2015年以前,大岭村是湖北省的重点贫困村,村里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贫困村想要摘掉穷帽子,一个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要脱贫,就得抓产业。在实施精准扶贫以后,在市工作队、县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开始为村里量身定做脱贫的四个产业。

  “这个佛手瓜基地有50亩,是市工作队建的。”指着路旁的介绍牌,吴宏军说。记者看到,这片基地田地沟垄齐整,一根根钢管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蜿蜒而上,记者来到一座山坳,三、五座吊脚楼呈现眼前,楼边空地上堆满竹木等建筑材料。

  “羊舍要悬空修建,通风去潮,羊就不会得软脚病。”队员肖国文说,这个黑山羊养殖基地以南崖山2000亩林场为天然牧场,羊舍近650平米,建成后可投放种羊500只,当年即可繁殖1000只小羊。

  村里的山多,气候适宜,扶贫工作队就当起“红娘”,为流转的土地找客商。以前基本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村里的大岭峰建起了300亩高山云雾茶基地,外来企业承包了1000亩楠竹进行整体开发。此外,村里还发展了生态竹林鸡养殖基地、精养鱼池基地。

  要建好5个基地,资金总投放量达到857万元。钱从何处来?

  市扶贫工作队长方勇为记者解惑:“崇阳对贫困家庭的扶持政策非常到位,无论种植还是养殖,都有补贴。种植楠竹,以家庭5亩为限,每亩补贴800元;种植茶叶,以4亩为限,每亩补贴1000元,并且无偿提供茶苗;每户年养猪4头以上的,每户补贴2400元;养牛2头以上的,每户补贴4000元。另外,种植菜、食用菌、药材等,都有800到4000元的补贴。”

  除整合政策资金外,工作队还筹措部门扶贫资金20万元,积极联系农商银行提供低息扶贫贷款,引进了重庆成果劳务有限公司投资40万元开发高山千亩竹园。

  因户施策精准滴灌

  产业扶贫能给贫困户带来什么?

  程国平全家三口人,父亲程灿文今年93岁,儿子程世英正在读高中。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家里仅靠他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经过扶贫工作队考察,程国平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入冬羊圈要防风保暖,等舍内外温度相近时,再把羊赶出来放养。”正在整理羊舍的程国平告诉记者,“目前已饲养5只黑山羊,今年保底也有5000块钱的收入”。

  程国平原本并不清楚黑山羊养殖。“很多贫困户想养羊,但是没有资金和技术。”大岭村村支书吴宏军解释,2015年,村里扶贫工作队协调银行获取养殖贷款,并组织养殖大户带动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养殖、管理,并统筹销售渠道。

  程国平通过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种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养殖。出栏后,一只羊毛利润在1000元以上。

  不仅是程国平,不仅是黑山羊养殖。“龚楚昂因病致贫,已转租土地,种植山茶”、“吴章英因残致贫,发展竹林养鸡”……

  二组低保户龚楚昂,全家5口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目前已加入养羊、鸡及佛手瓜合作社。2016年,养鸡、养羊预计增收2000元,种植2亩佛手瓜预计增收1.2万元;去年底,县里还免费送了4头小猪崽,育肥后可增收5000元。

  记者了解到,工作队与村委会班子商议后,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资源收益型产业扶贫方式,即:公司主打、基地支撑、资本运作、农户参与、分步实施。

  联手开发合作双赢

  大岭村野樱花资源丰富,每年春季,绚丽的野樱花成为山野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工作队着眼长远,为村里开辟乡村旅游路线。

  大岭村与三特浪口温泉联手开发乡村旅游,村里将2000平米的闲置房租赁给三特公司兴建乡村精品酒店,每年租赁价格达到13.6万元。乡村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起来之后,三特公司还将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今年7月,另一个有着可持续发展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启动,9月10日,项目建成正式并网发电,上网电价为每千瓦1.15元。

  村里富裕了,扶贫工作队还采取基地带农户、大户带农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脱贫。在种养殖业上,贫困户不仅可以入股分红,还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劳务收入。按照“一户一策、精准滴灌”的要求,大岭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今年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村里62户贫困户除11户兜底帮扶外,其余51户收入在上半年就超过了6000元。目前已有2家公司、4个合作社负责5大基地的生产经营。据初步估算,5大基地全年产值可达520万元,纯利润130万元,村集体可获30万元,贫困户可获60万元。另外,务工收入可达208万元。

  现在的大岭村,生活改善了,村庄变美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按照出列标准,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岭村提前完成了出列目标。(特约记者 沈二民 通讯员 曾翠翠)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崇阳县天城镇松柏村焕生机
下一篇: 崇阳县客运总站紧扣“八抓八促”强化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