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出一片新天地 —— 崇阳县精准扶贫工作扫描
突破瓶颈
17日,沿崇阳县铜钟至青山生态旅游公路前行,进入青山镇盘山村。一湾清澈的溪流如影随形,两侧翠岭碧秀、风景如画。“这几年,村里变美了,日子也变好了。”谈起变化,村民们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盘山村,位于磨盘山脚下,水资源优良、渔业资源丰富。但是村里唯一的出山路狭窄、曲折,木材、农副产品、优质鱼米受阻,村子徘徊在贫困边缘。
如何摆脱贫困?盘山村与尺冲村一水之隔,青山镇决定在青山平湖上架一座桥,连接两村,建起盘山村出山快捷通道。
今年2月28日,总投资1000余万元、长136米、宽10米的盘山大桥正式通车。村民们说,以前出去得乘船绕道,现在跨桥沿生态旅游公路走,运输东西仅需半小时,村子土特产经常被收购商抢收一空。
冲破交通瓶颈,开掘致富新大陆,盘山村并非个例。铜钟乡大岭村,借力生态旅游公路,借势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机遇,打造国家级户外运动名镇、华中赛车小镇与鄂南风情古镇。
大岭村配合三特公司建设好精品酒店、背包客客栈、山地自行车赛道,国家级户外运动名镇雏形初显。
该村还利用万亩野樱花以及独特的砂石路等旅游资源,引进外资运作汽车拉力锦标赛落户崇阳,发展赛车产业,促进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配套产业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
做强产业
在铜钟乡大岭村姜家畈安置点,统一规划设计的一栋栋乡村旅游客栈引人注目,乡村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区雏形已显。
姜家畈安置点,占地10亩,用于搬迁安置该村一组高寒地区村民及村里的无房贫困户,计划安置31户86人。
铜钟乡采取为搬迁户分菜地、进行技能培训、与三特公司合作发展农家乐或乡村民宿等服务行业、贴息贷款扶持种养殖业等措施,确保贫困搬迁户宜居宜业。
同样的政策红利也在石城镇释放。在石城镇双港安置点,村民万传甫难掩喜悦。他的老房毁于去年夏天的洪灾,如今只待装修完毕,12月底就能乔迁新居。
在该镇陶瓷厂安置点,已入住的刘铁桥兴奋地引导记者围着新家转了一圈。他家有6口人,其中有3个残疾人,经本人申请、群众评议、政府审核,确定为搬迁户。
目前,石城镇已累计解决99户易地搬迁贫困户住房问题、96户倒房重建户易地搬迁脱贫和灾后重建困难。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石城镇在阳光小区安置点附近租赁土地,分配给每户0.1亩菜地,解决日常生活吃菜问题;在安置小区周边建立跑马岭水果园、汉兴雷竹园、石城工业园等就业基地,安排易地搬贫困户就近务工。
县扶贫办主任赵明星介绍,遵循“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全县易地搬迁不仅建好了房子,还做好了配套保障。
激活内力
青山镇在实施产业帮扶的同时,相继5次组织200余贫困户外出学习参观,丰盈贫困户的头脑,让贫困户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组织进技校培训、技校进村进基地、技术人员对口培训……目前,青山镇通过教育培训帮扶73户262人,经过3年摸索,将实现1650户贫困户、4994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且确保农民生活富裕、精神饱满。
与之相似,桂花泉镇干部深谙教育培训引导作用,一方面对教育培训对象的子女建档立卡,落实两免一补、助学贷款等政策;另一方面,采取集中和分散方式,多次邀请专家教授及乡土技术能人,进村入户传授实用技能,培养农村新型技术人才。
官庄村4组熊小华是首批教育培训的受惠者。去年10月,该镇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在官庄村举办了为期5天的禽畜养殖实用技能培训,经过培训的熊小华自主经营禽畜养殖,如今年利润在2万元以上。初尝甜头的熊小华信誓旦旦:“明年再扩大养殖规模。”
精准扶贫,首在扶智。通过教育培训,激发了贫困户致富内生动力,崇阳122位贫困户在致富路上不断前行。 (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 通讯员 崇萱 陶然)
编辑:luoxunyang
上一篇:
下一篇:
崇阳桃红村建起“1+1+1”产业链 创新模式拔穷根
相关新闻
-
崇阳桃红村建起“1+1+1”产业链 创新模式拔穷根
妻子罹患重病,成为夏金刚家境破败的开始。去年初,了解情况的镇干部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享受大病报销的比例逐渐...
-
崇阳县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争创一流发展环境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凡、通讯员王新华报道:19日召开的崇阳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未来五年,崇阳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
崇阳县环境整治重实效 整治群众反映重点问题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王凡、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陶然报道:成片的违法建筑广告被拆除,无序脏乱的主干道重归畅通,百...
-
崇阳大坪村“菜篮子”扶贫 采取捆绑合作新模式
1日,崇阳县青山镇大坪村的蔬菜大棚内,68岁的村民赵国文正在察看大蒜的长势。几日不见,叶苗“嗖嗖”地长了近一尺长,丰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