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风物]江南天然药库药姑山(附图)
相传昆仑山上的一采药仙姑四方云游,看到一山春光旖旎气候宜人,就按落云头在山上广种百药,并把这座山叫做药姑山,她一时高兴忘了种甘草和黄莲。至今药菇山还流传有这样的民谣:“药菇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莲”。
药姑山属湖北省四大生态屏障之一的幕阜山系支脉,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流域源头,地处通城县大坪乡和北港镇境内,跨两省与崇阳、赤壁、湖南临湘三县市毗邻,由“7尖10岭11山”组成,主峰海拔1261.1米。
药姑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要算药姑传说了。
相传很久以前,药姑山上住着一户以采药为生的李氏三姐妹。有一年,“打摆子”(疟疾)肆虐,此病当时就像瘟疫一样来势汹汹,许多人患病不堪冷热煎熬而撒手人寰,山中陡添无数新坟。一时间,药姑山上空弥漫着一片令人窒息的死亡恐惧。
看着被病魔夺走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时,三姐妹心如刀割,决心要配制出一剂猛药来战胜病魔。于是,她们白天遍山采药,渴了就捧些山泉水喝,饿了就挖些野草充饥,困了就在地上打个盹。晚上,她们在家反复配方试制,亲口品尝其药性药效,没疗效就换配方重新采药再来,如此反复,三姐妹终于配制成了一剂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良药。三姐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亲自挨家挨户上门送药,分文不取。从此,药姑山上的人们不再受疟疾的侵扰。
敦厚的乡邻们对李氏三姐妹感恩不尽,把她们视为神仙下凡,纷纷在家设立牌位,天天烧香磕头。三姐妹的善行感动了上天,王母娘娘就引渡她们修行成仙,封为司药女神,掌管人间百草。
现在,药姑山顶峰的三仙坛,就是传说中三姐妹修行成仙的圣地,还在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呢。
药姑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仅造就了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而且因其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有“江南天然药库”的美誉。
资料记载,药姑山是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采集药物和研究药物的重要基地。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足迹踏遍药姑山,采集到大量的药物标本,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李时珍在采药时的趣闻逸事。“难得一把五加,不求金玉满车。” 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写的,而药材五加在药姑山的烂船坡一带俯拾皆是。
药姑山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据科考资料介绍,药姑山药用维管植物有166科1313种,占湖北省药用植物总数2818种的46.59%。其中药用蕨类植物11科16种,药用裸子植物10科13种,药用单子叶植物23科208种,药用双子叶植物122科1076种。
药姑山的药用动物也较多,有蛤蚧、油蛙、蕲蛇、乌梢蛇等几十种,其中蕲蛇最为有名,李时珍曾在药姑山研究蕲蛇,并写成了《蕲蛇传》。蕲蛇又名五步蛇、花蛇等,人被咬后五步即死。《本草纲目》云:“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
药姑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自1982年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黎德武、刘胜祥、葛继稳等教授为首的一行人,先后到药姑山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他们认为,药姑山是鄂东南最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特约记者 刘健平 通讯员 雷细祥)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通城助推龙头企业倍增 樊牌新城绿色崛起新引擎
下一篇:
通城多措并举科学管粮 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关新闻
-
通城地税局全力备战"金税三期"上线 并组织培训
-
通城电信公司开启"互联网+安全生产"模式建微平台
-
通城县党员干部在抗洪救灾中践行“两学一做”
-
四庄乡大溪村干部紧急疏散群众 确保一个都不少
“大家吃点亏,还有几户人没移出来,不知道现在情况咋样。”7月4日晚,漆黑的夜幕下,暴雨如注,路上夹杂着淤泥的洪水没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