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首部自编自导自演电影《黄袍山之路》诞生记
巍巍老区黄袍山,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许多通城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通过媒体宣传通城和黄袍山。日前,体现时代特色,第一次以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宣传黄袍山的《黄袍山之路》隆重上映。这部由通城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与全县观众见面,对通城的宣传和展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激发一种精神
《黄袍山之路》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通城黄袍山下一群青年为追求幸福生活,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努力发展养殖产业的故事。其中融入了一些爱情元素,展现了通城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
为更好地诠释和传播这种精神,激发通城人民干事创业,影片选用了通城土生土长的一群非职业青年演员。2015年10月10日,开机前半个月,全体演员进入黄袍山下的阁壁村体验生活。
为达到艺术效果,这些非职业演员真正拼了——
饰演兰兰的8岁女孩娄芷瑜,虽然发着高烧,但为了剧情需要,反复摔倒在冰冷的水里多次,直到导演满意为止。
主角黑子对赌博忏悔后,流下了热泪。为催下眼泪,这位真名也叫黑子的演员用洋葱、芥茉、辣椒乃至喝白酒等多种方式,直至催下眼泪为止。
源于一个梦想
《黄袍山之路》的诞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汪明旺。拍摄这部电影,源于他一个最质朴也最坚定的梦想:用电影表现黄袍、表现通城这块热土上的人们的奋斗精神。为此,他进行了近八年的艰辛准备和积淀。
1982年生于塘湖镇润田的汪明旺,自小在黄袍山脚下长大,对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和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深切的感受。
为打下坚实的拍摄技术功底,汪明旺遍访名师,曾到湖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潜心学习,并于2009年回通城创办“80影视”工作室,为各企业、各单位制作宣传片。2014年后,工作室更名为通城润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黄袍山之路》剧本的创作,历经6年修改完善。2010年,汪明旺开始创作剧本,自己多次修改后,又请县文联主席刘亚敏等名家反复润色,直到2015年6月,才最终定稿。“六载孕育,一朝分娩,期待这个迟产儿不负众望。”汪明旺笑言。
而这声笑谈的背后,是藏在汪明旺心里的无限辛酸。没有资金,甚至有时没有收入,一家生计无着;小孩出生不久,一度奶粉钱都是岳母提供;母亲脚受伤,却无时间照顾尽孝;一部分人的冷嘲热讽……诸此种种,也没有动摇汪明旺的决心。
作为导演的汪明旺,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摄影、统筹、剪切等工作,又需做好后勤服务,每天忙到深夜一二点。
汇聚众多力量
作为通城第一部全部由通城本土人自编自导自演,以通城方言表现的电影,《黄袍山之路》汇聚了众多通城人士的力量,寄托了众多通城人热切的期待。
一批企业家积极提供支持。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晏绿金,作为赞助方慷慨捐助数万元,新闯王家博城的总经理刘石平,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塘湖镇政府作为电影的拍摄地,提供了众多人财物支持。
在海选演员时,200多名通城人参加第一轮海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与黄勃等多名知名演员联袂演出的通城籍职业演员杨军勇,主动推掉片约担任海选评委,并亲自担任男一号。
各界文艺专业人员纷纷主动参与,不计报酬得失。县文联、县文体局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县音协主席黎评作词作曲,一首《山里的女人傻硕的美》既不失通城民歌特色,又具通俗歌曲旋律之美,经通城籍的广州军区文工团专业歌唱演员刘秀球演绎,让人陶醉。通城书协主席刘秋龙也欣然题写片名。
一批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士也闻风而动,通过纸媒、网络、微信等,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力求让电影做到家喻户晓。(特约记者 刘健平 通讯员 吴义明 吴清龙)
编辑:hefan
上一篇:
通城县沙堆镇密织森林防火网 宣讲森林防火知识
下一篇:
通城爱心人士接孤儿过年 心系穷远亲携手写大爱
相关新闻
-
通城县第一部乡村励志电影 《黄袍山之路》上映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付婧报道:昨日,记者从通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10月10日开机拍摄的通城首部乡村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