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加速绿色崛起步伐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瞿关心报道:8日,记者从通城县发改局获悉,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增部分县(市、区、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通城县被纳入其中。这是该县成功争取到的又一项含金量足、管长远、惠民生的国字号政策。
通城是典型的山区、苏区和老区,地处湘鄂赣三省九县交界点。近年来,通城积极贯彻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抢抓长江经济带和绿色崛起重大战略机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措施明确,成效显著。
找准绿色定位。该县在立足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鄂东南与幕阜山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中游重要水源涵养地与水土保持区的功能定位,明确了“生态保障与功能引领”的发展战略。
打好生态基础。该县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近5年来,该县重点实施了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利建设、陆水河上游综合治理、矿山整治、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配套工程100多个,拥有大溪国家级湿地公园、锡山省级森林公园,黄龙山、药姑山、云溪旅游风景区等重点生态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近50%,森林积蓄量达176万立方米,地表水质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100%,城镇垃圾处理率98%以上。
强化绿色支撑。在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该县特别重视绿色产业的培育,先后发展了生态农业、绿色能源产业、文化旅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国有名的油茶大县、生猪大县、茶叶大县,通城已拥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农产品加工产值36亿元;限上商贸企业14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7%以上。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为该县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配套保障。该县编制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方案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正在建立绿色发展产业基金,完善合理有效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探索和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搞好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强力推进“秀美通城”建设。
编辑:luoxunyang
上一篇:
通城地税局开展“学家风经典,扬廉政建设”活动
下一篇:
留住璀璨星空——九宫山开启“暗夜保护”之路
相关新闻
-
通城县四庄村古柳第一村 村民悉心守护绿色生态
干净整洁的河岸上,数千棵古老柳树一字排开,伴着潺潺流水,守护着这个美丽的村落。日前,在通城四庄乡四庄村,四庄河柳堤路沿...
-
通城县委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健平报道:10月28日上午,通城县委中心组召开集中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十八届...
-
通城县四庄乡政府修通了水毁道路 桔农展笑颜
“乡政府及时修通了水毁道路,没有耽误桔子运输,今年收入有保证了。”10月20日,通城县四庄乡大溪村桔农刘国兵边忙着采收桔...
-
通城全力打好“三大决战” 紧盯全年目标不放松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皮江星报道:关键时期关键举措关键作为。连日来,通城县采取多项...